拓宽农民工落户渠道
徐林介绍,“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而目前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9.9%,未来还要提高5个百分点,相当于要有1亿人在城镇落户。推动农民工融入城镇是今年发改委的重要工作之一,为做好该项工作,第一步就是要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现在我们了解到很多城市只放开对本地人的落户政策,比如广东对本省的农民工进城落户条件放得更宽,但是对其他外地人,放得就不那么宽。”徐林表示,在户籍人口落户方面不应该有本地人和外地人的歧视。
全面落实居住证制度
徐林透露,目前全国已有28个省市自治区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的具体方案,今年首要任务是所有地方都能够出台具体落实国务院户籍制度改革的做法和政策。
“即便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按照我们测算那时仍然有2亿左右的农业转移人口。”徐林表示,针对这部分人,要实现基于居住证制度的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今年我国将全面落实居住证制度,但设定居住证制度很重要的前提是不能设前提条件,如果设很多前提条件,就和户籍制度没有什么区别了。
全面实施“三挂钩”政策
为加快实施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发改委在今年将出台一系列的激励措施,全面实施财政资金、建设资金、用地指标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的“三挂钩”政策。哪个地方农民市民化工作推进得更快、落户得更多、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更好,财政转移支付就对这个地方的规模更大。
发改委还设定了全年培训农民工2100万人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