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劾总统如今已演变为巴西各政治势力间在法律框架下的一场巨大的政治内战。“巴油腐败案”的爆发和“洗车行动”的发展使许多执政联盟和在野党高层深陷其中,其中包括主持弹劾罗塞夫的众议院议长库尼亚和现任副总统特梅尔。司法调查所造成的压力,也成为了反对派和执政联盟内部多个重要人物推动弹劾议案的直接动机。而罗塞夫客观上存在的执政能力和协调各党派利益能力的不足,更加重了这种对立和冲突。
巴西的社会现状成为弹劾总统的现实基础。罗塞夫执政期间经济出现大幅下滑,使得劳工党自卢拉政府起经济发展中的成果被大量消耗、危机则凸现出来。中产阶级对罗塞夫政府产生了严重质疑,逐渐从“挺罗”转向“倒罗”,经济危机也就逐渐转化成了社会危机。这种差别在罗塞夫的支持率由4年间的70%一路下跌至12%上得到了明显体现。而当巴油腐败案涉及到了包括前总统卢拉在内的几十位政府高官,民众的愤怒又一次达到高潮。
经过65人特别委员会审核、513名众议院议员投票通过后,总统弹劾提案将在参议院再次进行投票,当得到简单多数投票后,议案将进入第二轮决议流程,罗塞夫将被停职审讯,副总统特梅尔将代替其执政。而在最终决议中,如果三分之二参议院议员投票支持弹劾,罗塞夫将正式被开除总统职位,面临接下来的司法程序。依照巴西政坛目前的严重形势,许多国际媒体预测参议院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完成上述流程以稳定局势,至少在5月间会完成是否接受弹劾议案的首轮投票。
目前,罗塞夫和劳工党有两种选择:一是主动辞职,避免大量的政治资源消耗,为2018年总统选举留下空间。在本月民调中,官司缠身的卢拉依然保持着颇高的支持率,卷土重来仍未可知;而另一种选择则是整合参议院势力极力狙击下一轮投票。日前劳工党领袖吉马雷斯的表态“这场战斗还没有结束,将会在参议院和街头继续进行”基本确定了劳工党的选择:走第二条路,为保住罗塞夫的总统职位背水一战。但是在目前的政治形势下,这种努力产生的成效实在难言乐观。
而如果罗塞夫被免职,巴西人民将面临怎样的处境呢?也许更多的是感到绝望和无奈。依照巴西法律规定的总统继任人特梅尔,之后的第二、三顺位继任人众院议长库尼亚和参院议长卡列罗斯全都在接受腐败案司法调查,这种阵容不能不让人心寒。而临阵倒戈的特梅尔甚至在弹劾投票开始之前就开始练习就职演说,提出了准备改善巴西经济现状的措施,可只有十分之一的巴西人相信他有可能改善自己的生活。
虽然推倒罗塞夫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但这不意味着现在巴西经济社会中出现的严重问题得到了解决,未来的巴西经济民生的改善丝毫未见曙光。
万戴 (作者系中拉青年学术共同体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