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整治你的,我堵我的”,申城交通大整治不能只是交警的事。昨日市教委要求教育系统开展道路交通大整治行动,针对校园周边交通拥堵,学校上前一步“自扫门前雪”。
学校没有执法权,但作为“地主”有疏导便利。学校门口最容易堵上,那能否在校内操场设置家长等待区,学生再分时分批放学?能不能和相邻小区达成临时停车协议,便利家长接送孩子?校门口本就是缓行区,有些驾驶员横冲直撞,上下班时车流量又大,造成路面车辆拥堵又互不相让,对此能否设置家长志愿者、社区志愿者管理制度?
只要工作做得细,不怕交通难整治。静安交警支队与威海路第三小学单位协商后,将临时停车有序管理,是个成功例子。校园周边交通治理重在立足实际、因地制宜,这也是市教委要求“一校一策”提整治方案的原因。办法可能各种各样,但“堵”不如“疏”。只是,学校一方面要疏导交通,同时还要疏导家长对独生子女关心到几近焦虑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