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第一届应氏杯决赛在聂卫平与韩国棋手曹薰铉之间进行。五番棋的对决,聂卫平2比1领先。当时,业内一致认为聂卫平棋力更甚一筹,又有优势在手,夺冠不成问题。此时,韩国方面提出比赛都在中国举行并不公平,希望后两场比赛放在中立的比赛地进行。最终,比赛地点定在新加坡。
比赛前,心情放松的聂卫平犯了桥牌瘾,又有友人相邀,他决定先去中国香港打场桥牌,用这种方式为应氏杯决战减压。取道香港,唯一的不利之处就是陪同聂卫平参赛的工作人员不再跟从了,“都会中文,怕什么。”朋友将聂卫平送进机场离岸关口,叮嘱他飞机下来,新加坡就有人接机。
飞机停下,聂卫平沿着标识出关。但他的心,越走越慌。机场里的文字,怎么看都不是中文。周围的人群,怎么看都不像华人。来到出境关口,工作人员把老聂扣下了。一开口,仍然不知所云。比划半天后,他被带去了一边的小屋。会中文的翻译被急招而来。原来,聂卫平所搭乘的飞机经停曼谷,老聂只要呆着不动便没事,他却以为已经到了新加坡。
那一厢,发现少了一位乘客的航班正在一遍又一遍呼唤聂卫平的姓名。与机舱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后,飞机决定等待老聂返回。这一番折腾,老聂急出了一身汗。“到了飞机上,空调又特别冷。一惊吓,一感冒,完蛋了。”来到新加坡,聂卫平状态全无,昏招迭出,最终连输两盘,将第一届应氏杯冠军拱手相让。圈内的同行,都笑称老聂的这段趣事为“迷走泰国”。
曹薰铉赢得世界冠军,振奋了韩国棋界。他回国后,走红地毯,坐敞篷车,受到英雄般的礼遇。自那之后,中日对峙的围棋大势,也因为韩国围棋的崛起,重分天下。
本报记者 张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