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第五批失联(异常)私募机构公告,包括上海泽熙、深圳金赛银、山东瑞源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等17家失联私募公示为失联(异常)机构。
此次失联名单是涉及私募机构数量最多的一次,北京、上海等私募机构扎堆的地方为失联多发地。这次失联名单中有8家私募注册地在北京,有3家注册地为上海,另外6家分散于山东、四川、深圳、黑龙江和辽宁等地,这17家私募从注册名称来看五花八门,根据基金业协会网站公示信息统计,它们中绝大部分管理基金类型为股权投资基金,且没有登记备案过任何私募基金产品。值得注意的是,这份名单上,徐翔的上海泽熙投资赫然在列。上海喆麟股权投资则是因向非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不久前收到新规后首张违规罚单的私募。深陷兑付危机的深圳金赛银基金也进入失联名单。
同时,基金业协会还公布了前四批共30家失联(异常)私募机构的最新反馈情况。截至4月11日,上海梵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21家机构已被列入失联(异常)机构名单,并在协会官网私募基金管理人分类公示栏目中予以列示。
公示黑名单仅是监管链条中的一环,对违法违规机构进行撤销或注销管理人登记等行动也正在展开。上周五,基金业协会公布了对中金赛富等3家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作出纪律处分,以及注销华兴泰达(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的公告。
公告显示,中金赛富、中金信安和中投金汇等3家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已不再运营,公章已被查扣,部分责任人员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无法签收纪律处分事先告知书。根据新规,这3家公司已不再符合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的登记要求,按照纪律处分有关程序,协会决定对它们作出撤销管理人登记的纪律处分,对有关责任人员公开谴责,加入黑名单。
中国基金业协会上周五发布了史上最严的私募基金管理办法,这个《办法》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规范,从募资到使用均有一系列规范措施。与此同时,开始对私募基金进行一系列规范整顿,不符合要求或者违法违规的机构被清理出队伍,私募基金的规范走上了正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