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引导,让学生成为文明、自律、自信好少年
● 我是“光荣升旗手”
晨阳小学“光荣升旗手”评选活动,是为了充分挖掘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升旗仪式的育人功能以及激励作用,增强全体学生的荣誉感,给全校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制定的评优方式。学校采用学生、教师共同推荐的方式产生候选人。不管是哪位学生,只要身上有闪光点,都有可能被推荐为光荣升旗手,被选为光荣升旗手的同学的先进事迹及照片会及时公布在学校橱窗以及学校网站上,并通过学校大屏幕对外宣传,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校长亲自向升旗手授予标志。由于这一评选活动的具有“平民性”和“广泛性”的特点,争当“光荣升旗手”这一活动深入学生心中,成为一名“光荣的升旗手”是晨阳小学每一位学生的美好愿望。在荣誉的激励下,每位学生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不断进步。
● 我是“晨阳文明好少年”
“晨阳文明好少年”是学校行为规范表现综合性较强的一个评选活动。目前正在进行新一轮第三批文明好少年的评选活动,本学期全校共有93名同学成了文明好少年的候选人。这些文明好少年候选人将接受为期三个月的考查,在整个考查过程中,学校注重学生在参与评选活动中行为规范各方面的表现和改进过程,学校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定及家长参与评选的方法,评选出晨阳文明好少年,并颁发奖状及文明好少年标志。晨阳文明好少年是晨阳小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他们的影响下,每位学生正朝着文明、自律、自信的方向发展。
实施信息科技校本课程,给学生以飞翔的翅膀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方法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关键。学校在二年级至五年级中全部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以“在愉悦中让学生得到锻炼”为原则,低年级的学习方式主要是熟悉电脑、学会打字和画画,中高年级则在学习一些基本的信息技能的基础上,还进行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以此培养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能力。
● 建立兴趣社团,造就信息技术小能手
学校还通过建立社团,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深度和广度上得到有效的发展。学校建立了“机器猫”电脑社团,吸收对信息技术有兴趣的学生加入社团。社团成员按照自己的兴趣和信息技术的水平,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和确立学习内容,教师则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在这里,学生由学习的参与者变成了学习的主体,他们在社团中学本领,增才干,社团活动培养了他们的一技之长,也造就了许多信息技术的小能手。
这些学生在参加全国、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各项电脑作品比赛中,创作的优秀作品不计其数,成绩斐然。
搭建学习平台,让课程满足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是课堂。晨阳小学通过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三类课程的有效实施,把探究和发现的乐趣还给学生。学校建设“校本课程数字化学习平台”,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探寻学生自主选课,自主学习,多元评价的新型教学模式,让平台成为学生成长发展的舞台。
● 建设学习平台,丰富学习资源
架构了“‘晨阳活动吧’校本课程数字化自主学习平台”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包括图片、微课、PPT和文字叙述,丰富了课程内容的呈现形式,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校本课程资源库。平台上的课程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选择的空间,提供了方便,从而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促进他们多样化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平台应用研究,确定学习模式
平台建成后,学校项目组老师在两个月内完成最基本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电子教材等资料的上传,并组织学生学习应用。同时,学校先后开设研究课,成员间相互听课、评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就在学习中碰到的问题加以进一步的研讨、总结,学习氛围和谐,学习方式灵活,有效地帮助师生确立了“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学习模式。
● 关注综合能力,改变评价方式
坚持“有效管理,多元评价”的原则,晨阳小学建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通过平台进行评价,更关注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平时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关注日常的交流与合作等。评价形式有学生自我评价、生生互评、家长评价和教师评价。评价内容和方式的改变,促进我们教师放远眼光,放开思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开展艺术教育实践研究,让艺术养分浸润每位学生的心田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渗透到学校办学理念之中,安排在学校的工作计划中,各学科以不同的方式开展活动,进行艺术美的教育,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而评价一方面可以发挥检查、鉴定、诊断等作用,另一方面具有导向、激励、调控等功能。晨阳小学通过分析不同学科的特点,制定各学科渗透艺术教育评价表,在一轮又一轮的学科艺术活动课的探究中,形成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课堂。
● 利用校内外资源开展课内外艺术活动
学校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组建好社团小组。学校在三年级里组建了腰鼓队,在四年级里组建了拳操队,聘请好社区辅导员,学校为这些校外辅导员颁发聘书。与此同时,学校的艺术节从一开始的班级大合唱、集体舞,逐步开展至现在的歌唱周、器乐周、舞蹈周、音乐小品表演周。课外艺术活动的开展,给予了学生全方位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外艺术活动的训练当中,可以提高演奏演唱水平,增强表现的自信心,提高审美能力。
环境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门“隐性课程”。学生在参与布置校园环境、教室环境的过程中,有效培养了艺术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推进足球特色项目,让学生学会强身健体的技能
为了更好地贯彻校园足球的精神,进一步推动学校足球的发展,学校体育组的全体教师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开发校本教材,落实足球进课堂计划。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以趣味性、知识性、健身性、欣赏性为目标,通过足球课程教材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掌握足球运动的健身方法,为晨阳小学足球运动的普及与提高打下扎实的基础。
● 以“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为抓手,提高实效
足球是学生喜欢的一项运动,学校根据场地的大小,利用每周一至周五的中午,合理安排各年级的足球兴趣活动,让学生积极参加足球运动。在普及的基础上组织开展选拔苗子,组建足球队进行强化训练,做好梯队建设,发展学校足球特色。学校现有足球队三个:四五年级一个,队员有12人;三年级一个,队员有25名;二年级一个,队员30名。足球队伍日渐壮大,推动了校园足球的发展。
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足球竞技水平,学校经常与少体校及外来的学校进行足球切磋,不定期地进行足球对抗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吸取教训。为了提高训练的实效性,学校制定了“五定”要求,即定训练计划、定训练人员、定训练时间、定训练地点、定训练内容。聘请专职教练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进一步提高足球运动的能力。
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自2000年起,晨阳小学加入到随班就读教育教学工作已有15年。虽然今年只有一名随班就读学生,但是学校对随班就读工作一如既往,非常重视。另外,学校中还有一名有三级听障残疾证的五年级学生、一名有孤独症阳光宝宝卡的二年级学生和两名IQ<69的学生,出于各种原因,这些孩子没有申报随班就读,但是学校依然把他们纳入到融合教育中来。
● “同伴互助”,促进特殊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根据学生发展实际,学校制定详细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并按计划严格落实实施。学校会为每位特殊学生安排一名同伴“小老师”,进行“同伴互助,共同成长”的活动,使每一位随班就读学生得到切实的关心与帮助,让他们感受到同学的友爱和温暖。同时,学校心理咨询室定期为特教学生开放,做好辅导工作。鼓励支持特殊学生尽一切努力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如社会实践活动,使特殊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磨练意志,坚定这些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信心。
● 强化辅导,学有所获
学校根据随班就读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相关训练。任课教师在备课时从随班就读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他们的特殊需要,减少教学内容,降低教学要求。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们特别关注随班就读生,设计一些适合随班就读学生的问题,做一些适合他们的习题,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不断提高随班就读生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