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8: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精心打造文化创意教育品牌
     
2016年04月2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繁华深处创意涌 青春逸想群英汇
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精心打造文化创意教育品牌
陈乐
■ 第三期逸想秀主题展示空间中,创意作品琳琅满目
■ 在“益工坊”爱心义卖创意集市上,学生用专业技能奉献爱心
■ 企业大师进校园,为学生的创意课程指点迷津 本版供图 陈大力
  沪上最令人着迷的摩登之处在哪儿?不少人可能会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地名“巨富长”。“巨富长”位于静安腹地,是巨鹿路、富民路与长乐路三条马路的简称。在这里,云集着一批既复古又时尚的潮店,有人说,这可能是最具海派文化创意情怀的人文街区。

  徜徉于法国梧桐掩映下的巨鹿路,一家名为“逸想秀”的潮店定能捕获住你那挑剔的目光。落地橱窗内,精工细致的手绘花卉鞋、制版干练的纸艺服装、古典盘扣的装饰画作、艺术涂鸦的马克杯等一系列极富创意灵感的物什,每一样都是那样令人心动。

  当你已按捺不住自己的钱包,准备带几件东西回家的时候,掠过一眼“逸想秀”店铺的标识,这才猛然发觉其中暗藏玄机,原来这里是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逸夫职校)学生创意作品展示空间……

  灵动创意空间

  逸想成真

  像“逸想秀”这样的店铺,在上海可能很难再找出第二处,因为这家创意门店,从店名、装修到陈列的所有创意作品,全都出自十六七岁的少年设计师之手。这群少年设计师是何来头?他们其实都是逸夫职校的在校生。

  2013年,在逸夫职校师生们一轮轮的“头脑风暴”中,向外延伸的“窗口”终于破墙而出。学校以文化创意特色与学生日益增长的职业生涯发展诉求为“创意原点”,将校园面向巨鹿路的临街副楼“物尽其用”,打造出一个展示学生创意才华的开放式空间,而这个空间就是“逸想秀”。

  为了鼓励学生“学以致用”,校方大胆地把“逸想秀”的空间设计任务交给在校生来完成。这是一个近乎疯狂的决策,对学生而言又是一次近乎“奢侈”的体验。2014届室内设计专业的戴瑾、宣菁,以学校LOGO六边形“蜂窝”为创意装饰主题,完成了“逸想秀”空间的设计方案,并全程参与了现场施工。目前,逸夫职校已在3个分部的临街位置,打造了学生创意作品展示空间,为学生作品的常态展示提供了平台和契机。

  每天许多人都愿在“逸想秀”小铺前停下匆匆脚步,驻足欣赏。学校常务副校长沈蓝告诉我们:“作为全市首个中职生创意店铺,‘逸想秀’已成为巨鹿路上独一无二的时尚地标。虽然目前陈列的作品暂时不对外售卖,不过学生们自创的作品,确实叫人惊艳,其中已不乏一批可投入市场的创意商品。”

  逸动创意作品

  多维演绎

  “作品”是创意学习过程中的一道“生命线”。学生的创意成果若仅仅停留于孤芳自赏的设想、图纸层面,已不能符合现在时代的需求。

  为更好地推广学生创意作品,逸夫职校定期举办“逸想秀”作品发布会,评选和表彰“明星设计师”,邀请企业、行业代表参与创意作品评审,并选择有商品潜力的作品,与合作企业进行深度优化开发并投入批量生产,通过企业的深度挖掘,已有优质的学生设计作品盖上了“逸想秀”出品的印章,成为逸夫职校最引以为傲的“伴手礼”。而为了丰富学生创意作品展示形式,学校还依托校园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为学生搭建了“逸想秀”在线展示平台,模拟各类电商平台,多维度展示学生作品,提供作品评价及喊价功能,让学生的作品接受社会评价和市场检验。

  截至目前,“逸想秀”已开展了4次主题展览,共征集作品1000余件。部分作品已经走出校园,在更为广阔的舞台上登场:其中手绘折扇成为2015米兰世博会青年文化创意周中外友人最青睐的作品;“童趣”系列作品成为上海市新锐设计师大赛中最年轻的参赛作品;而视觉传达专业学生还为静安区网上文化博物馆的形象推广设计了形象宣传衍生品……“逸想秀”学生创意品牌已展露峥嵘,在学校各类文化展示活动中惊艳亮相。

  生动创意学习

  不懈探索

  “逸想秀”的大放异彩及学生创意作品的澎湃活力,并不是一日练就的。其背后离不开学校在创新“课堂理念”以及“课堂实践”中的潜心耕耘。

  学校为一年级的学生开设《艺术鉴赏通识》和《艺术创意思维》等创意通识课程,提升学生的创意审美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创想。进入二年级后,学生们可通过创意拓展课程、项目实践课程,得到专业教师及企业大师的个性化辅导,并在他们的帮助下将自己的IDEA(创意)转化为一个现实作品。

  学校创新的“课堂理念”让学生犹若新生,而在“课堂实践”领域,学校引入与职场无缝衔接的“工作室”机制,以“项目引领”的模式,为创意学习打上生动“标签”。

  “今年‘上海音乐节’的海报设计已被我们设计工作室接下,时间相当紧张,只有10周,甲方要求这份海报既要有创新思维,还要切合大众审美。”视觉传达专业的同学们在课堂上接到了一个逼真的模拟紧急“任务”。

  为了完成项目,学生们紧锣密鼓地进行分工。为此他们走出课堂,进行调研,了解市场的动向和需求,确定设计方向。在专业教师的课堂教学与个性化指导下,学生团队还将通过学校提供的实训设备、合作企业以及师生共同开发的渠道完成作品成品的输出,最后实现设计方案的落地。

  “最终设计的作品将送至业内知名的广告公司进行评鉴,项目虽假,但专业性却不容置疑。”专业教导许老师告诉我们:“项目引领的工作室课程实践模式,生动还原了职场样貌。在这样的课程实践熏陶下,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将会有更清晰的认识。”

  带动创意人才

  塑造品牌

  近年来,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产值已占到全市生产总值的12%左右,且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文创产业已成为引领和支撑上海新一轮发展的支柱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带来了更多元的经济形态,也促使着各类专业创意领域不断涌现,同时对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创意产业灵动的就业岗位和较快的职业岗位更新速率,逸夫职校更关注培育学生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所必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职业素养,其中着重强调培养学生在艺术修养、创意意识、创意思维、创意实践等方面的能力。

  在培养具有创意创新思维和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意人才的过程中,逸夫职校早有“策略”。例如,每年3月学校都会举办“益工坊”爱心义卖创意集市活动。在“益工坊”中,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转化为拥有价值的商品,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去献爱心;同时,学校还辟出专区为学生打造“创逸小站”,鼓励学生以“微店”的形式将自己的原创作品进行售卖。借由这些真实的线上线下尝试,学生既养成了创意创业能力,还增强了创业体验实践。通过各类校园活动的熏陶,逸夫学子大多能实现多元发展,甚至个别毕业生能实现自主创业。

  现今,“逸想秀”已荣获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优秀校园文化品牌,而逸夫职校的创意文化也渐入人心。在2015年上海市中小学生职业体验日活动中,逸夫职校被中小学生及家长评选为“收获最大”的五所中职校之一。

  未来,逸夫职校还将继续结合学校美术专业教学优势和静安区文化创意产业经济特点,精准切合学校自身文化创意专业集群建设的定位,打造更加多元的创意展示平台,建设个性化的创意课程,推广各类创意展示活动,不断完善办学形式和内涵,打造形成独具逸夫特色的文化创意品牌,扩大社会影响力,助推创意人才的培养。   陈乐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电力专版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4版:新民健康
   第B0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B07版:新民教育
   第B08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9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10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11版:广告
   第B12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13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14版:校园风采/新民教育
   第B15版:新民教育/校园风采
   第B16版:校园风采/新民教育
   第B17版:新民健康/校园内外
   第B18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19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20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21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22版:广告
繁华深处创意涌 青春逸想群英汇
新民晚报校园通讯/新民教育B18繁华深处创意涌 青春逸想群英汇 2016-04-20 2 2016年04月2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