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0: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市信息管理学校研究信息化教学,构筑智慧校园
~~~上海市信息管理学校研究信息化教学,构筑智慧校园
     
2016年04月2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信息化注重应用 绘就成材新愿景
上海市信息管理学校研究信息化教学,构筑智慧校园
言言
■ 通过虚拟实训系统,图书管理专业的学生驾轻就熟地为书籍进行编目加工 上海市信息管理学校 供图
  进入新世纪后,人类的生产生活已全面迈入信息化时代,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成果不但渗透于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而且在现代职业教育中更是起着重要作用。

  信息化作为职业教育创新、科学发展的一个新机遇,如何应用好这个“利器”,来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快速发展已成为当下职业教育的关键命题。

  作为一所以“信息”为名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上海市信息管理学校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通过信息化穿针引线,灵活串接起“教学资源库系统”“数字图书馆”以及“校企共建图书信息管理专业虚拟实训系统”三个项目。

  学校兼顾全局,突出重点,力求做到三者紧密融合,多元专精服务、线上与线下结合、虚拟与现实相融,致力为求学问路的莘莘学子构筑一所“智慧校园”,绘就一幅职业教育、成人成材的新愿景。

  教学资源库 多元专精

  目前,依托信息技术构建的“教学资源库”已成为不少职业教育院校的“标配”。不过如何真正让“教学资源库”起到高屋建瓴的作用,为全校的教学工作奠定信息化基础,仍需切合实际,细心琢磨。

  作为“智慧校园”建设的一部分,信息管理学校以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需求设计“教学资源库”系统,该系统涵盖“教学管理”“学习管理”“学生实训管理”“教学录播”“在线考试”“教学资源”六大模块,以学生和教师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亦注重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通过利用资源库中的各类视频、课件等手段,使学生能够在计算机上以直观的形式学习专业知识。通过这套系统的功能,教师不但在教学模式的探索上“如虎添翼”,更促使同学们在知识获取过程中学得欢喜。

  在实际应用阶段,师生都有这么一种感觉,通过使用“教学资源库”,“教学中的活动”不知不觉间已变为“活动中的教学”。图书信息管理专业教师梁海健告诉我们:“教学资源库不仅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互动教学的平台,更采用师生实时交流互动、实训等方式,让课堂变得自由、快乐、互动。”如此这般的效果,正是学校引入“教学资源库”系统的初衷。

  数字图书馆

  突破时空

  对于热爱阅读的学生翟树静来说,每次前往图书馆借阅图书并不是一件轻松事。有时,光想想遥远的路程,还要携带厚重的书籍,她就打起了退堂鼓。

  进入信息管理学校“图书信息管理专业”学习后,小翟的借书困扰一下子迎刃而解了。为何?全因学校的“数字图书馆”帮了她大忙。学校的“数字图书馆”引入了时下先进的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实现了学校间多校区通借通还。“我现在每次在徐家汇附近的蒲汇塘校区借书阅读后,能直接在家附近的罗香校区还书”,小翟告诉我们:“通过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我还惊奇地发现,‘数字图书馆’的这套集成管理系统不仅具有‘通借通还’的功能,此外更是我们图书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课程学习软件,这些都拓宽了我对图书馆管理的全新认知。”

  随着数字化技术、高密度存储技术的渗透融合,学校“数字图书馆”还集成了一系列教学资源功能,其中,与知名期刊数据资源库合作形成的期刊检索功能、电子有声书下载阅读功能和图文信息中心功能,不但为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更为学校各专业建设和德育才艺教育提供了资源支撑和优质服务。

  专业实训系统

  虚实相融

  要建成职业教育的“摩天楼”,不仅要有理论教学作为“砖瓦”层层累加,除此之外,更缺乏不了作为“承重钢梁”的专业领域实训教学的支撑。

  作为信息管理学校的龙头骨干专业——图书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每到第二学年,都要经历一回“工学交替”的考验。在此期间,学生们奔赴“校企合作”的上海各大图书馆进行为期一个多月的“顶岗实习”。通过这样的实训教学环节,学生们获取到了课堂上难得的经验,对职业规划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

  不过,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已由信息化技术的进步而发生剧变,这对中职教育的教学内容、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职业教育实训教学模式或因时间过短,或因不够深入,已不再适应当前培养人才的需要,因此,介入信息化教学“因子”,实现职业教育实训新模式的探索,就显得尤为迫切。

  为此,信息管理学校专门为图书信息管理专业创设了一套“虚拟实训系统”。这套实训系统借助三维影像,通过“图书流通、采购、排架、编目、检索、分类”共六个子模块,实现大中小型各级各类图书馆技能全覆盖,充分考虑到了学生今后就业所需掌握的全部岗位技能。学生不出校门,在校园内的实训教室中,透过电脑,就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图书馆的运作。该系统在全市乃至全国图书信息管理中职专业中均为独一无二,在开发过程和使用方法上均具有典型性。

  那么这套基于信息化教学的“虚拟实训系统”在学生中的口碑如何?“逼真的三维影像让我迅速掌握了书本上那些抽象的图书馆的工作专业技能,通过它,我好像提前预演了图书馆的实际工作”,图书信息管理专业学生杨月兴奋地说:“透过这款软件,我还开拓了视野,切实感受到了上海乃至世界各大图书馆的魅力!”

  延伸信息服务

  辐射引领

  信息化特色应用项目建设不仅仅在信息管理学校校内结出“硕果”,更“飘香”校外,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其中“教学资源库”中内设的“文定徐汇——徐家汇源”资源库和“爱国老人马相伯”资源库,各搜集储备有2000多项音视频和文字资料,为学校德育和才艺教育提供教育教学素材,也为大众对研究徐光启、徐家汇源、马相伯等上海本土历史,区域文化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史料支撑。

  “数字图书馆”集成系统则通过专业学生,为区域内部分学校图书馆提供图书加工服务;此外,数字资源系统中开设了与区域文化相关的资源主页,亦为今后区域文化研究做好资料准备。

  而“图书信息管理专业虚拟实训系统”已纳入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基地项目,面向全市中职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此外,虚拟实训系统还向部分区县图书馆和街道图书馆开放培训项目,针对这些图书馆的新入职馆员开展业务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信息化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教学质量、打造职教品牌、增强产业发展的必要推手。在信息管理学校看来,信息化应用项目建设必须要体现“应用”二字,为此,学校通过教学资源库系统、数字图书馆以及校企共建的图书信息管理专业虚拟实训系统这三项信息化教育项目的建设,将师与生、线上与线下、学校与企业紧密串接到了一起,真正为莘莘学子绘就一幅成人成材新愿景。 言言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电力专版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4版:新民健康
   第B0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B07版:新民教育
   第B08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9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10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11版:广告
   第B12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13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14版:校园风采/新民教育
   第B15版:新民教育/校园风采
   第B16版:校园风采/新民教育
   第B17版:新民健康/校园内外
   第B18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19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20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21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22版:广告
信息化注重应用 绘就成材新愿景
面对难题不犯怵 活用纸笔作文章
新民晚报校园通讯/新民教育B20信息化注重应用 绘就成材新愿景 2016-04-20 2 2016年04月2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