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浦东塘桥街道在本市率先推“潮汐式停车”
~~~浦东塘桥街道在本市率先推“潮汐式停车”
~~~浦东塘桥街道在本市率先推“潮汐式停车”
~~~浦东塘桥街道在本市率先推“潮汐式停车”
~~~浦东塘桥街道在本市率先推“潮汐式停车”
     
2016年04月2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曾经“一位难求”如今停车不难
浦东塘桥街道在本市率先推“潮汐式停车”
宋宁华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开栏的话

  又是一年春来到。去年此时,本市各区县、街镇正忙着落实刚刚出台的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1+6”文件。一年多来,伴随着街镇的大力度改革,上海的社区也悄然发生着变化,不断涌现出新气象:居委会来了80后、90后年轻人,业主微信群成为小区自治的平台,社区公益基金会成为家园共治的生力军,围墙内的楼组与围墙外的楼宇手拉手……基层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居民的获得感增强了。今天起,本报推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系列报道,聚焦来自一线的社区治理创新的新举措、好办法、金点子。

  白天,商务楼宇里的停车库一位难求;而到了晚上,隔壁小区里又车满为患。如何破解城市停车的“老大难”?

  今天,记者从浦东新区塘桥街道获悉,塘桥街道在本市率先推出“潮汐式停车”试点。如今,“潮汐点”已经增加到30个,盘活停车位近2000个,“停车难”在塘桥不再难。

  联动带来双赢

  何为“潮汐式停车”?在南浦大桥下,一墙之隔的商务楼与公寓小区曾经出现这样的情况:白天,永业大厦里车子多,上班族们只能将车停到浦东南路,而此时隔壁的国地公寓里却有大把空车位;入夜,国地公寓的车主回家了,小区面临着车位紧张的尴尬,而永业大厦里的空车位却很多。

  如今,这样的情况有了变化:白天,永业大厦“溢出”的车子停进了国地公寓;夜里,国地公寓“溢出”的车子则开进永业大厦。原来,通过街道协调,在征得居民的同意后,双方达成了互换停车位的协议,小区里为停车而发生的邻里纠纷因此少了很多。

  这项由塘桥街道首创的“潮汐式停车”方法,通过社区共治,把小区、商务楼的车位资源共享、错时互补,缓解了停车难题。

  老人下午排队占车位

  联动带来了双赢,塘桥街道南浦居民区的居民也对此有切身的感受。“为了子女下班后有个停车位,过去有的老年人下午就去占车位,居民之间经常为此发生纠纷。更惊险的是,有一次,小区有位老人心脏病发作,由于小区道路堵塞,急救车开不进来,差点耽误抢救。”南浦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介绍道。

  澳丽花苑业委会主任也曾经为停车难非常“头疼”,“小区曾面临着近百个停车位缺口,无序停放既破坏了小区绿化,又堵住了应急通道,埋下了安全隐患,怎么办?”

  塘桥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奚德强介绍,停车难一度是“塘桥热线”、社区代表大会上,群众反响最激烈、反映频率最高的问题。据统计,在塘桥,白天缺少近2000个工作停车位,晚上缺少近2000个居住停车位。如何盘活资源、破解停车难问题,考验着基层政府的治理能力。

  “于是,我们依托业委会主任沙龙和物业经理联谊会,广泛听取业主意见。”奚德强表示,“通过广泛宣传动员,我们向全社区发出倡议书,让多元主体都参与进来。商务楼和小区的停车费差价、外来车辆的管理、停车费的收入使用等问题,最终得到了一一解决。”

  “互联网+”解社区难题

  “潮汐式停车”推广后,受益的还有一些公共事业单位。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物业负责人表示,街道通过社区共治,请附近的一个小区物业帮忙,利用白天的闲置车位,让医生的车停进了小区,解除了医生上班的后顾之忧。同时,也“腾挪”出医院的车位,方便就诊者停车,双方皆大欢喜。

  在陆家嘴软件园,原本停车位一个月要450元,还要“抢车位”。如今,通过各部门协调,盘活周围小区的资源,白领们每月只要花120元就能解决上班的停车问题。

  为了避免纠纷,政府部门还为“潮汐式停车”定下规矩,合作各方必须遵守“塘桥公约”,签订“潮汐式”停车管理服务协议。协议中明确小区与单位换车位后的管理权限和责任,确保出现车辆碰擦等事件时,不管是小区保安与商务楼保安之间,还是小区物业经理与商务楼管理负责人之间,都能迅速沟通,协商解决问题。因此,这个做法推广以来,没有发生过一例矛盾纠纷。

  奚德强透露,下一步,塘桥街道还将引入“互联网+”,推进智慧停车系统。目前,街道正在开发试点运行手机APP停车系统,引进市场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建立停车诱导系统,通过大数据优化停车资源配置,引导车辆有序停放。

  本报记者 宋宁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电力专版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4版:新民健康
   第B0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B07版:新民教育
   第B08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9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10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11版:广告
   第B12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13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14版:校园风采/新民教育
   第B15版:新民教育/校园风采
   第B16版:校园风采/新民教育
   第B17版:新民健康/校园内外
   第B18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19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20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21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22版:广告
曾经“一位难求”如今停车不难
本报读者俱乐部会员获奖名单揭晓
张江“城中村”改造项目 50天签约率97.31%
清退关闭2万多平方米违建
15座收费公园五一起对65岁以上老人免票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8曾经“一位难求”如今停车不难 2016-04-20 2 2016年04月2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