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想给外婆(我大学同学,绰号外婆)夫妇在异国他乡做一顿可口的饭。在他们落基山脉之行的最后一个晚上,我猜想他们四天在外吃餐馆不习惯,也许馋了,于是微信问外婆明晚到达温哥华以后想吃什么?外婆迅速地回复了一个字:面,而且还加了一个感叹号“!”。外婆的“面”指的是面条。她微信的时候并不忙,只回一个字说明她选择时干脆清晰,感叹号表示了她的坚定。
数月前我在班群里晒过自己的生日面条,当时外婆馋兮兮地表示如果来我家,希望吃上这样的面条,她说她就喜欢这口。我记着呢。山珍海味是待客,粗菜淡饭的面条也是,全看来客的喜好,没有高下。面条虽简单,要仔细做,要让外婆吃着舒服。我决定还是再做一次前几天给他们吃过的肉丝面。
先炖一锅排骨汤,加姜和料酒,中火,一直滚,让汤渐渐发白。微火不行,微火出来的是清汤。不要干挂面,要湿切面,不宽不细。用另外一锅清水煮面。一只大碗,我喜欢吃面用大碗,看着痛快,里面放小葱末,胡椒,盐,和少量鸡精,滚烫的排骨汤盛到碗里,半碗,化开调料。面条煮好以后,捞到碗里,汤要刚好淹过面条。完了吗?
还有一半呢,面条上要浇盖炒好的肉丝啊。面条的主要味道来自这葱炒肉丝。我很在意肉的选料,要梅头瘦肉,肥瘦相间,切成丝,葱不能少,酱油不能少。给外婆做第一顿面条的时候我随兴切了一个番茄,微酸的滋味和汤里的胡椒相遇,味道很蹿。
最后一个关键的材料,是几片九层塔(英文是basil),随面条进汤。有了它,平淡的肉丝面就有了高雅奇异的香味。老余第一天第一口就吃出了九层塔的味道,啧啧称赞。他眼睛发光,嘴唇油亮,笑眯眯地一个劲说好吃。外婆当然是喜欢得不得了。她真是来不及客套,低头猛吃。她的谢意都表现在对主人招待的十足的欣赏之中了。这真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啊。
从落基山脉回来的这顿肉丝排骨汤面,我还配了清蒸海螃蟹,一人一只。外婆吃了几口面条,停下来,对老余说,面条老好吃格,你赶快吃面啊,肯定比你的螃蟹好吃,吃了螃蟹你的面会剩下的。老余不慌不忙,细细地吃完了一个大螃蟹,这才挪过餐桌上最大的那碗面吃起来。没过多久再看老余,就见一堆螃蟹的残渣,碗里依稀可见的汤底,还有心满意足的表情。
我跟外婆说过,到了我家,想吃什么一定说,不说,你自己倒霉,别怪我小气。她嘻嘻笑着,我说了,就是你的热汤面啊。外婆嘴不馋,她一眼看中的就是面条。她胃不好,热汤暖胃,面条易消化。我高兴老余也爱面条,虽然他的评价很简单,就是吃面的时候抬眼看着我,说,好吃。我这是一石击二鸟,省事又讨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