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8月3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乐在“东方歌剧”中
王仁华
  王仁华

  京剧作为我国著名的剧种,和中医、国画并称为中国的三大国粹,享有“东方歌剧”的盛誉。从她诞生起,就产生了忠实的京剧“票友”和为票友提供交流活动场所的京剧票房。

  在上海,据说京剧票房有200多家,但能坚持每周排练一次,每月彩唱演出一次的票房不多。从小喜欢京剧,事业有成的俞德邻先生,2008年6月创立了“上海德邻文化艺术团”。 当年12月,他就为筱高雪樵、白玉艳、魏朔峰、熊志麟、谭嘉宾、王玉田、李炳淑、月明珠、王凤莲、孙文元、那正鑫等著名京剧老演员举办“千岁专场”演出。细心的俞德邻为他们买好保险,演出时医生在后台保驾;还请专家帮筱高老推拿治疗腿疾。使老人家在演出前扔掉柱了多年的拐杖,接连上演麒派老生戏《四进士·三公堂》、红生戏《古城会》、武生戏《战金山》3剧,受到新老戏迷热烈的追捧。俞德邻还关心老艺术家的生活,当他知道筱高老家里的淋浴器开不出,连忙派人去查看情况,发现厨房和卫生间的煤气、自来水管道老化,赶在春节前派施工队装修,解决老人的后顾之忧。

  “学京剧要从娃娃抓起。”今年69岁的他至今仍记得:6岁那年,父亲带他到先施公司看京剧,随着鼓点嗒嗒,锣鼓铿锵;京胡悠扬,琴弦袅袅,角儿们一个个地闪亮登场,演员那生动夸张的脸谱、五颜六色的行头、优美婉转的唱腔,令小德邻着迷,从此与京剧结下不解之缘。读书时,他经常带着饭盒,中午12点赶到大新公司排队,买到票子连电梯都来不及乘,一口气直奔7楼,正襟危坐地等待开幕演出。先施公司、大新公司、中国大戏院、天蟾舞台、黄金大戏院等剧院,都留下小德邻的身影。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1978年,俞德邻与京剧演员沈美秋的女儿赵霞珍喜结连理。工作之余,和太太、岳父母、票友们一起,欣赏京剧各派名家脍炙人口的唱腔……热衷于弘扬民族文化的俞德邻,每年投入几十万,自费购买道具和服装,请了3把京胡,组织票友参加各种京剧比赛。徐汇区街道无偿为德邻文化艺术团提供排练场所。

  日前,笔者在徐汇区文化活动中心遇到上海评弹团的秦建国先生也来过把京剧瘾,说起俞德邻策划、赶排《芦苇青青》经典中篇评弹向党生日献礼的事情,秦建国先生夸俞德邻做了件有意义的好事。乒乓教练花凌霄告诉我:“上海德邻艺术团不仅有京剧票房、评弹票房,还有上海德邻乒乓俱乐部,获3次比赛冠军。本月下旬,俞德邻又将带队到江西参加乒乓球比赛……”

  俞德邻说:“京剧票房不只是‘过把瘾的俱乐部’,还肩负着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使命,能为振兴‘东方歌剧’的国粹京剧出点力,我很高兴。”

  十日谈

  京剧之家

  上海纺织京剧团的精彩演出曾到基层,明请看本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家装专版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社会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新民健康
   第A26版: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上海教研/新民教育
   第B03版:上海教研/新民教育
   第B04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B06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8版:汽车周刊
   第B09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忠,就是说真话
去阿拉套雪山
异乡的汤面
读陈祖芬《我的小小时间》
秦观词
双美
乐在“东方歌剧”中
新民晚报夜光杯A21乐在“东方歌剧”中 2016-08-31 2 2016年08月3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