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廿九或三十,是一个很有趣也很有意义的传统节日:地藏节。
一讲起地藏节,我的眼帘内马上浮现出儿时故乡浦南一个小镇上那惊天动地的一幕——夜幕下,那一天世界的星星之火,就像一条活蹦乱跳的火龙在街道上游动,腾云驾雾,光彩夺目。这是千百年来的一种民间习俗,叫烧地头香。七月三十夜晚,各家各户,无论房前屋后,还是檐下走道,都是要插棒香的,有的还会在地上用棒香插出“天、地、福、寿”四个字,于是,满街香烟袅袅,处处红红火火。据说,此日是地藏王菩萨的诞辰。地藏菩萨曾许重誓:“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萨。”所以他因“度众生”、“大孝”、“大愿”而深得民心,广受民众的爱戴和信赖。据载地藏王菩萨其实是新罗(朝鲜)王子,本名金乔觉,唐开元时来中国,落脚在九华山。
当然,最让我不能忘怀的,还是“甩落苏”。一大群小朋友,每人手里提了根竹棍子,棍子上拴根线,线头上绑只落苏,落苏上插满了燃烧的棒香,一边满大街地嬉戏追逐,一边舞动胳膊把那落苏灯甩出各种曲线各种弧线,宛若龙飞凤舞,流光溢彩,蔚为大观。所以地藏节也叫做“落苏节”。那么这落苏灯有何讲究呢?许多人以为取吴语“落得舒适惬意”之意,我想,可能是吧。
还有一种说法是,烧地头香是吴地人民借地藏节寄托对张士诚的哀思和怀念。元末义军领袖之一的张士诚在其老家江苏兴化率众起义,先后攻陷湖州、松江、常州等地,连大家熟知的罗贯中、施耐庵都曾在其帐下任职。张士诚“兵不嗜杀”,“闻善言则拜”,“俭于自奉”,“厚给利禄而奸贪必诛”(杨维桢评语),且轻徭薄赋,因此颇受百姓拥戴。张士诚小名“九四”,“久思”、“狗矢”与“九四”谐音,所以地头香又叫“久思香”或“狗矢香”。可见,老百姓心里永远是有杆秤的。
星移斗转,地藏节已经在民间几乎消失了,可是我还是蛮怀念的。因为,不管它是纪念地藏王菩萨还是纪念张士诚的,也算是一种曾经的文化,而且至少它给我的童年带来过乐趣,也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