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那个初夏,有一篇文章,刷爆了“朋友圈”。
那时候的中国,没有电脑阿尔法,没有淘宝支付宝,连电视都极其珍稀。记得越剧《红楼梦》那一年重新放映,让少年时看惯举国“蓝蚂蚁”硬邦邦服装的我,秒成戏迷,世界瞬间颠覆,变得美妙柔软啊。走出电影院,一向假小子般奔突暴走,竟忍不住向往起陌生的莲步轻盈。规矩听话的团支书,居然逃了一次课,就为了守着一台吱吱哑哑的收音机,听《红楼梦》的全剧播出。
对,信息来源主要是收音机;熟悉的明星,是“新闻和报纸摘要”的播音员,齐越和夏青。
这样“史前”般的时代,对90后、00后来说,该和万历十五年之类同样遥远吧!但对他们的父辈以及祖辈,却恍若昨日。这一年,如同一条历史的界河,让数亿国人的人生从此开挂:那一头如同禁锢的中世纪,这一头是解放了的文艺复兴——不然,像《红楼梦》这样曼妙斑斓的电影、书籍、戏曲,就还都锁在黑暗的库房,零落成泥。而浑然不觉的我们,还天真地时刻准备着,听从广播里的号召,去解放世界上另外“三分之二受苦人”。
领袖逝世的大悲恸之后,经常听到斩钉截铁的“两个凡是”。
当然天经地义,他是人民大救星啊!
那一年初夏,5月11日,有一篇评论在《光明日报》横空出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很快便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义正辞严播出。年少如我,也能听出一些异样。文章反复论证检验真理只能以实践为标准,伟大领袖如马克思、列宁、毛泽东,也用实践不断修正自己。文章用这样的字句描述领袖:“他们处处时时用实践来检验自己的理论、论断、指示,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毫无偏见。他们从不容许别人把他们的言论当作‘圣经’来崇拜”;批判“四人帮”:“他们自吹自擂证明不了真理,大规模的宣传证明不了真理,强权证明不了真理。”这是说领袖也可能犯阶段性错误?毛主席的话也要被实践检验才行?“两个凡是”竟然是错的?简直离经叛道,闻所未闻啊!
举国上下,如饮狂泉。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高校,所有的“朋友圈”都在争读、争论。这篇文字,用“惊世骇俗”评价,毫不过分,如果在1957年,作者必是右派;如果在“文革”,也必被批斗。它的每一个字,都有着融化坚冰的热力,中国人冰镇多年的思想,倏然热辣辣地汹涌起来……
我们后来知道,一年前邓小平就和中央两位有关负责人谈到,“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由这篇文章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思想解放”四字成了流行语。思想不应被禁锢,实践不必有禁区——1978,由是成了中国改革元年。半年之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掀开中国改革波澜壮阔的篇章,中国表情从此生动丰富,中国经济从此发足狂奔,中国模式从此让世界弹眼落睛。
循踪而上,打破最初铁屋静默的,就是这篇热力四射的文章。三十九年弹指,于兹留个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