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艺术之好的大财团会赞助一场高水准的演出,或者干脆养一支交响乐队。钱变成一种精神滋养之时,钱露出它最可爱的一面。
法国贵族的夜晚是在一场一场的演出中度过的。看戏听音乐变成了一种日常活动,品位、眼光无比地挑剔,但是好东西也就绝对不会被淹没无闻。贵妇们喜欢看伏尔泰编的戏,反对君主制的他,竟然没给杀头,才华拥有了被赦免权。美会开启心灵,避免愚昧、固执与冷酷。但艺术与人性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关系。希特勒的纳粹军官,可以一边听瓦格纳的歌剧,一边杀人。艺术使人性高尚这一说无法绝对。
也因为,人跟人,有太大的不同。艺术修养本身是没有道德含量的。双重人格、多重人格的也大有人在。
这一晚,看的是德国巴伐利亚慕尼黑国家芭蕾舞团演出的根据莎士比亚的同名喜剧改编的芭蕾舞剧《驯悍记》。一个粗鲁的悍妇如何被驯为温柔的妻子。戏谑的结构最后仍然上升为最动人的抒情。男女主角在众人面前演绎由冤偶而变为爱侣。双双红色的外衣脱去,然后是白衣白裤与白衣白裙的对衬,然后是舒展优美、热烈柔情的双人舞——经典芭蕾的经典段落,观众在一种尘埃落定的满足中沉醉。一个半小时,仿佛就为这一刻的期待。白色,纯洁、高贵、飘逸、出尘,只有它,能做芭蕾的灵魂。
白毛女从深山里出来的那一刻,白衣白裤,裤口的褴褛状正好使裤子有裙子般的飘逸。芭蕾舞民族化,服装也须是民族化的。即使是喜儿,农家之女,也不可能穿裙子。白毛女和大春在山洞里相认的双人舞,无疑是经典芭蕾的演绎。他们两个人的关系,其实就是爱情关系。在今天,我们再来看,明说与不明说,都是一样的。
幽默也好,滑稽也好,《驯悍记》歌颂的仍然是爱情的力量。艺术作品的主题,永远是那么几个,但演绎的情节与体裁丰富无穷。也许正因为艺术表演的那种完美,填补着生活的平庸,我们才会对它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