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2月1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邓氏兄弟书画情
张 跻
  张 跻

  写下这个题目,我突然冒出一个想法:上海这个藏龙卧虎之地,画家当以万计,但书画兄弟又有几何?除却已知的名家,若把那些不求闻达、隐身人海的专业或业余的统计在内,相信不会是一个小数字了。邓氏兄弟便是其中之一。

  邓氏之兄者,邓明是也。我蛮早就知道这个名字了,当时以为他只是位资深编辑和人美社的领导,许多有影响的美术摄影书籍如《世界人体摄影》《上海一日》《APEC宣传画》等与他有关。也许太专注于“为他人做嫁衣”,时间一久,他的书画家身份渐渐远离了大众的视线。

  十年前与邓明面识。气质儒雅、为人谦和的他,不事张扬,低调得容易让人忘了他的“分量”。其实,他所拥有或曾经拥有的任何一个头衔或荣誉,印上名片,都足以让人为之仰慕。然而,邓明却淡然面对这些颇具“含金量”的名头。自况“一介书生,文人而已”。在他内心深处,始终有一种难以割舍的丹青情结。他自幼显露绘画天赋,梦想成为一名专业画家,大同中学美工组是他圆梦的起点。上世纪七十年代入上师大艺术系深造,经著名书法家黄若舟教授举荐为《书法》创刊号撰稿,由此进入出版社工作,如鱼得水,眼界大开。又勤于思敏于行,悟性高,涉猎广,于书画、篆刻、鉴定、设计、油画、辞章、评论、摄影诸领域均有造诣。1985年走上领导岗位,成为受人尊敬、学有所长的专家型“官员”。

  退下来的邓明,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与空间,积聚已久的创作激情终于喷发!他的第一个行动便是极富挑战性的,所谓“用古人笔墨为古人造像”,反诘时下风行的主观臆造,还原历史人物的“真相”。两年来,他依据历代文献和当事人笔墨风格创作的《守望丹青》,完成了董其昌、徐渭、陈洪绶、清初四僧、扬州八家等五十余位明清以来书画家的造像初稿。他说笔墨好比中国画的DNA,用古人的DNA为古人造像,不像也难,关键看“基因”采样对不对。

  再说说邓明的胞弟邓英吧。从小受父母教诲及三哥邓明的影响,以及老城厢文化气息的熏陶,耳濡目染,喜欢上了书法这门艺术。与传统习字者一样,他也是循着二王、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等诸家笔法一路走来,临池不辍。后经书家江理平先生点拨,得承正脉,书乃大进。

  谈及学书的艰辛,这位与邓明容貌相似、性格相近的书家,竟动情起来。他清晰地记得:盛夏之夜,躲进闷热的小屋,肘绑沙袋,挥汗苦练“悬腕五指执笔法”。正所谓“勤有功,戏无益”,1981年起,其书法作品多次入选市级展览并获奖。参与编撰《实用大字帖》《钢笔字课文练习册》等。1994年加入上海市书法家协会。

  邓英的职业与书法毫不相干。精力有限,他只得把整块的业余时间都用来写字了。又由于非职业书家的缘故,却给单位、同事和友人带来更多的“实惠”,走廊文化、居家布置、贺年春联等,他总是有求必应,从不推辞。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国家科技奖励大会特别报道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评论·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财经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艺术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阳光天地
   第A23版:理财·银行保险
   第A24版:股市分析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专版/幸福之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诗意居住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上海闲话
   第B14版:读者俱乐部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0版:资讯生活·旅游
情人节来信
《诗铎》二辑弁言
邓氏兄弟书画情
音乐需要反复听
青菜汤
黄宾虹先生像
聆听肖邦的琴声
新民晚报夜光杯B05邓氏兄弟书画情 2012-02-14 2 2012年02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