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1:随意发问
朱慕菊提醒,不要打断孩子的问题,也不要问孩子太过简单的问题,这才能让孩子感到自己被尊重。在问孩子问题前,成人应该先想一想,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听完孩子的答案?能否不用固定的标准答案,去束缚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去否定一个个看似不着边际的答案?“如果不想听孩子说,就不要问,否则对孩子也是一种伤害。”朱慕菊说。
错误2:“对比式”表扬
朱慕菊认为,并不是每一次表扬都能起到激励作用,有效的表扬应该遵从以下原则:
不要消极对比
面对一群孩子,很多大人在表扬一个孩子的同时,会下意识地指出另一个孩子的不足,其实,这种褒贬对比对两个孩子都没有好处。
要有针对性
孩子完成一幅画作,不要每次都用同一句“画得不错”来表示你的赞许,不妨指出具体好在哪,比如,线条流畅,颜色协调,或者是比上一次有所进步等。让孩子觉得自己真正受到了关注。
避免机械重复
在很多课堂上,经常会听到老师说,“他回答得好不好啊”“我们给他鼓鼓掌吧”。在朱慕菊看来,虽然听上去很热闹,但久而久之,这样的“表扬”很容易让孩子觉得麻木,起不到激励效果。 本报记者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