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三个月前小俞在班级还只是排名中上,尤其是数学成绩,用妈妈的话来说,就是“乘过山车,看得我心惊肉跳”。小俞性格乖巧,学习有板有眼,很是认真,英语和语文成绩都很好,只是数学让他很头疼:下的功夫并不少,各种习题集、参考卷做了一大堆,但是收效甚微。每次大考都提心吊胆,一不留神就让数学拖了后腿。
上学期期中考试后经过全面测评,智立方金桥学校的周老师成为了他的数学辅导老师。经过两个月的辅导,俞同学在一模考中数学居然得到前所未有的143分。妈妈开心,他自己更兴奋。
围绕课本夯实基础
周老师在为俞同学做了学业诊断后指出,他的弱点在于基础薄,技巧少,心态差。根据俞同学的性格和学习特点,课堂经验丰富、耐心随和的周老师首先在教学安排上从他的数学基础薄弱特点出发,进行一次全面的知识点梳理,重点辅导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周老师帮助小俞画了一棵“知识树”,清晰地列出了各知识要点的先后和主次,把知识点归纳成系统。然后采用去芜存菁的学习方式,如同园林工人修剪树木一样,只保留最重要的主干和主枝,不作过多的延伸。重点要求以课本知识为主,对整个学期学过的知识熟记,归纳,总结,并参照课后习题反复思考、加深理解,做到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其次,对他做题的难度、广度进行拓展。周老师从新近的教辅书籍排行榜里,挑选了适合小俞的两本,通过做经典题目来检验他的知识掌握程度,再进行针对性地训练来巩固。不做过难的练习题,不钻牛角尖,而是注重在做题时,读懂题目要求,正确理解题意;学会观察题型,正确运用定律、性质;正确的审题保证了正确、迅速的解题。这样渐渐地,俞同学觉得每次练习自己更有把握了,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都有了很大提高,成绩当然上升得很快。
掌握方法提升能力
初三高三的考生都想抓牢这短短几个月时间快速提高学习成绩,这就要求学生在打好根基的基础上,学会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增加研究性学习。
俞同学刚到中心时反映说,自己在学校上课时感觉学得不错,老师讲的好像都能理解,作业也完成得比较顺利,但是在面对真正有难度或有区分度的题目时,往往束手无策,到考试时,如果正好遇到做过的题目,分数就高些;如果是没遇到过的,就傻眼了。针对小俞这样的情况,周老师着重在学校基础知识的讲解上增加解题能力和考试方法的教学,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提高他的解题能力及应变能力,学会如何找出解题的规律,这样一段时间的内外同补,综合强化之后,从表面来看,成绩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小俞掌握了这一能力,对日后的进一步学习大有裨益。
制定规划调整心态
每当新学期到来,尤其是面临毕业季,许多家长往往心急如焚却又感到束手无策。昂立-智立方1对1徐汇学校的张校长建议:家长首先要学会平衡心态。尤其对于孩子即将小升初,或者参加中高考的家长来说,要尽量注意避免焦虑的情绪,不要给孩子造成过大的压力,让孩子的心态保持一个平稳平和、松紧适度的状况,更有利于他们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其实大部分孩子都是对自己有一定要求的,家长应该充分理解孩子的心态,良好的理解、沟通和鼓励,对孩子树立学习的信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要针对孩子的学习特点做好规划。预则立,不预则废,好的计划是获取成功的必要基础。具体而言,对于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要找出其提分的空间所在,然后进行专项强化,这种有针对性的拔高训练才能得到较好的效果;对于成绩不那么稳定,忽高忽低的学生,关键在于帮助他找到薄弱环节,重视好方法和技能的培养,鼓励孩子将所谓的弱项变成提分项;而对于一些学习自主能力不是特别强,学习习惯不是特别好,但又有上进要求的孩子,重点要从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做起,逐步培养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以达到使其能对知识进行主动的探究。
对于和俞同学有同样困惑的同学们,周老师给的建议是,学习是一个坚持的过程,考前“抱佛脚”绝非可取的方法。尤其对于初三、高三毕业班的学生来说,升学备考的关键不仅仅是一味地埋头学习,而是首先应该查找学习问题。如果根本原因没找到,不但提高不了成绩,还会加深情绪波动、形成自信心不足等恶性问题,更易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一定要在摸清学习问题后,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力求一步一个脚印,稳步提升成绩。
渴望改变,是每个孩子的梦想。经过家长、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孩子们一定能美梦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