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我的孩子也即将大学毕业,也有意到外企工作,所以,趁着侄儿从上海回来探亲,我和他聊起了应聘外企的一些诀窍。
“日本、韩国这些国家的企业文化和中国的大型私企有点相似,投履历要侧重自己的事业心、牺牲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不要过分宣扬自己在大学的优异经历。”侄儿首先谈起日韩企业的应聘禁忌,“相对来说,日本企业的讲究更多些,履历中的语言口吻应尽量礼貌,履历必须用日文书写,千万不要用英文。”侄儿还诉说自己当初应聘日韩企业失败的经历。
“应聘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这些英语国家的企业,在求职履历的一开头,就要明确写出求职目标,接下来就写个人能力。英语最好能写得生动些,做到有血有肉,既要有一些体现能力的具体数字,也要有一些直接的经验事例,同时还要注意简洁,求职信内容最后能在一页纸以内。”侄儿说的这些经验,对我的儿子太有帮助了,因为儿子最偏爱的也是英美跨国企业。
“应聘外企还要遵守诚信的原则,如果你在求职信中仍持有‘吹牛不上税’‘吹牛无所谓’的态度,那肯定要因小失大!”侄儿说他曾应聘一家英国公司,在求职信中写到自己爱好兴趣时,写了喜欢足球。其实侄儿根本没踢过足球,只是为了体现自己的勇敢进取和团队精神,才故意加了这条。结果在后来面试中,主考官就和他切磋足球比赛的“越位”,侄儿一下子面红耳赤,面试自然失败。
“无论是求职信还是面试,‘怎么干’都比‘干什么’更重要。”侄儿在大学时曾当过学生会干部,他对自己组织过的一些重大活动,不仅写活动的效果,更侧重写这些活动的组织过程。“因为外企重视的不是你的身份(名牌大学及学生会干部都不是资本),而是你如何在所任职位上发挥才能,以此来判断你的能力和潜力,判断你是否能胜任工作。”侄儿的这一提醒,显然对我儿子这类即将从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更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