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编剧高级研修班开始招生,为的是发现和培养优秀编剧人才,提高编剧能力,助推上海艺术原创。
艺术创作,编剧太重要了,剧本,剧本,一剧之本。编剧是一度创作,导演和演员的创作,都要建立在剧本提供的基础之上。
据我所看过的电视剧本或电视剧来看,现在的剧本创作大约有这样几种情况。一种是剧本很过硬,故事好看有悬念,人物性格鲜明,观众边看边说好。近年这类电视剧有《开天辟地》《亮剑》《闯关东》《潜伏》《借枪》《心术》《悬崖》《媳妇的美好时代》《双城生活》《浮沉》等。但这类优秀电视剧总的来说,数量还不太多。还有一种是剧情沉闷拖沓少悬念,人物性格不鲜明,看也是浪费时间,这样的电视剧也不多。
比较多的一种,是观众“边看边骂”。因为观众希望看到一个有悬念但符合生活逻辑的故事,但现在多的是有悬念却不符合生活逻辑的电视剧,有悬念,很好,能吊起观众“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兴趣,但如果剧情的演进,悬念的设计,人物矛盾冲突的产生,不符合观众的生活经验,不符合生活的逻辑,只是为故事而故事,为情节而情节,为悬念而悬念,观众就会有“胡编乱造”的埋怨,但已经看了一半,已被剧情吸引,转台不看,有点舍不得,看下去吧,又觉得矛盾冲突的解决,不合情理,违反生活逻辑,于是就要骂,“边看边骂”现象就此产生。
比如,有一部热播剧,热恋很多年的两个年轻人,男主角突然拒绝女主角,理由是配不上女方,不能给她带来幸福,转身就和一个他根本不爱且又怀着别的男人孩子的女人结婚,结了婚又一直心心念念想着女主角。女主角也和一个她不爱的猜忌心很重的男人结婚,在老公眼里,她是一个生活作风不好的烂女人,成了个受气包。男女主角在受尽苦难之后,又双双离婚,重新开始相恋。荒唐吧?
文艺作品中人物的行为,其实是有其自身逻辑的。但编剧却强行将两个相爱的年轻人拆散,让他们历尽苦难再相聚,以此作为看点,也不管分手的理由如此牵强,不是父母反对,不是战争阻隔,也没有产生误会,更不是人生变故,只是因为忽然感到配不上。既然配不上,为什么从中学就开始追求呢?完全违反生活逻辑,观众自然就“边看边骂”。
还有一部热播剧《金太狼的幸福生活》,编剧竟然让亲家公和丈母娘住在一起,偏偏这两个男女又都是单身,这样的情节,在现实生活中完全不可能发生,但为了制造矛盾冲突,就是不符合生活真实,照样大胆地编。
但愿,编剧高级研修班的培训,能让编剧多创作一点符合生活逻辑的作品,减少观众的“边看边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