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7月16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钱三强夫妇铜像前
钱汉东
  钱汉东

  壬辰端午时节,著名科学家钱三强、何泽慧夫妇铜像落成暨何泽慧骨灰落葬仪式在嘉定区长安墓园隆重举行。我有幸应邀与华东理工大学校长钱旭红院士及家属代表北大教授钱思进兄共同为钱三强、何泽慧铜像揭幕,从此沪上多了一处人文景观。

  作为中国发展核工业的总设计师钱三强与上海有着特殊的缘分,钱民协、钱思进姐弟深情地回忆道:当年父亲为试验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先后多次往返沪京两地,在上海冶金所组织进行原子弹核心技术铀分离膜的攻关协调,当时这方面资料很少,加上苏联专家技术封锁,困难可想而知。上海科研人员发扬主人翁精神,以极大的创造热情,攻坚克难,取得重大突破,为原子弹试制成功立下汗马功劳,这给父亲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是在父母谈话中得知的。父母亲都是江南人,喜爱上海,今日父母铜像耸立在上海这座伟大城市,符合父母的心愿。

  钱三强早年留学法国,师从著名的科学家约里奥·居里夫人。他与妻子何泽慧被西方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何泽慧也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参加了中国原子弹、氢弹的开发研制。

  钱三强的儿子钱思进,如今成为北京大学教授、日内瓦欧洲核子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首席科学家。我们几次共同在临安钱王陵祭祖,都是下乡插队知青,有共同的经历和语言。他告诉我:“父母对我们的教育抓得很紧。我和两个姐姐上小学时都是住校的,每逢周末,有些领导干部的孩子是乘父母的办公用车回家的,父亲不这样做。我小学四年级时,一天父亲在下班后路过学校时用车把我捎回家,这让我喜出望外,可能父亲发现了我的这种苗头,从那以后再也没来接过我。”

  “文革”中钱思进单独在山西绛县一个小村庄里插队,插队期间父母给他的信有100多封。“正是父母耐心地启发教育我,苦口婆心地劝导我,一点一滴地纠正着我在人生之路中出现的种种偏差,我才度过了那段最艰苦的日子。”

  钱思进最难忘的是父亲在1971年10月3日从干校给他的回信中写道,“做什么就好好地去做,希望你终生守着这条准则”,并写道:“我这一生也无其他长处,也只有‘做什么就好好地去做’这一条。”“这么多年了,每当我遇到困难时,我就想到父母的这些教诲。”

  站在钱三强夫妇的铜像前,仰望两位科学巨匠,我常想如果没有钱三强、何泽慧夫妇等一批有志科学家的努力奋斗,今天中国能拥有这样的国际地位吗?别人再想欺负我们,没有那么容易,我们昂首挺胸、理直气壮地说:不!这也许也是何泽慧女士在世时,温家宝总理每年都去她家看望这位 “中国的居里夫人”的缘由。

  此次钱三强、何泽慧夫妇雕像年龄在70岁左右,一坐一立,形体丰满,和蔼可亲,同时又威严庄重。他们的功绩将永载在中华民族的史册。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民生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基金专版
   第A23版:基金专版
   第A24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养生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康健园/保健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为什么边看边骂?
单纯温馨的剧组生活
你在,灯亮着
庭园佳趣
黄侃的喜怒哀乐
岛上人家
在钱三强夫妇铜像前
新民晚报夜光杯B05在钱三强夫妇铜像前 2012-07-16 2 2012年07月1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