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中国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调解法官巧妙化解双方面子
~~~调解法官巧妙化解双方面子
~~~调解法官巧妙化解双方面子
~~~调解法官巧妙化解双方面子
~~~调解法官巧妙化解双方面子
~~~调解法官巧妙化解双方面子
~~~调解法官巧妙化解双方面子
~~~调解法官巧妙化解双方面子
     
2012年09月0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吃喜酒走错地方误送千余元礼金
调解法官巧妙化解双方面子
  重庆巴南区的老王带着1200元红包前去祝贺朋友的婚礼,却将礼金错送给了在同一家酒楼办婚宴的另外一家人。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收错礼金的人家坚持不退还这笔送上门来的喜钱。为此,老王打起了官司。 

  收钱人  还钱不吉利 

  老王家住巴南区石龙镇。今年5月1日,朋友有一场婚礼在石龙镇上一家酒楼举行,老王来到酒楼后,找到收取礼金的记礼台,签上自己的名字,奉上1200元红包,老王环顾四周,没有熟悉的朋友在场,就找了一个不打眼的地方落座。老王吃了很久也没见到朋友过来敬酒,一打听才知道自己走错了地方。原来,这家酒楼同时有两家在举办结婚酒宴。 

  老王很尴尬地找到新人的家长说明原因,要求退还错送的礼金。对方听后哈哈大笑,说既然饭已经吃了,礼金怎么能退?况且,退还礼金对新人也不吉利。 

  送钱人  状告收礼人 

  老王回家后,越想越觉得不甘心。更让老王受不了的是,家人取笑他是马大哈,办事一点都不牢靠。朋友见到他,也责备他不够意思,不去喝喜酒捧场,老王很是尴尬,又不好意思明说。 

  老王搞清楚了收他红包钱的人叫老李,也住在石龙镇,当天老李负责帮结婚的侄儿收礼。 

  7月初,老王一纸诉状将老李告到接龙镇法庭。 

  接龙镇法庭受理此案后,承办法官认为老李所得礼金属于不当得利,应当返还,只要解决了双方的心理和面子问题,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 

  办案者  想出好点子 

  随后,承办法官找到双方坐下来沟通。法官首先跟老王讲明,喝喜酒送礼金是民间的风俗习惯,主家收到礼金后要记下对方的名字,以便今后还礼。送礼后又让退礼,风俗习惯说这样不吉利,新人可能无法接受。法官话锋一转又说,但是这些都是迷信思想。经过协商,同时又照顾到双方的面子观念,法官终于为双方找到了一个名正言顺的还钱法子。 

  8月底,老王的父亲办了一个70多岁的生日酒,老李就在这一天将1200元以礼金的方式给了老王的父亲。昨天,老王向法院撤回了诉讼。  据重庆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喜迎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9版:喜迎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民生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法治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广告
   第A29版:新民环球
   第A30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1版:新民环球/教育·人物
   第A32版:新民环球/社会·博览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1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2版:家装之窗
   第B13版:家装之窗
   第B14版:家居装潢
   第B15版:地产新闻
   第B16版:新智
   第B17版:E生活
   第B18版:广告
   第B19版:E生活/数字世界
   第B20版:E生活/掌上天地
见义勇为者家庭可获住房保障
云贵交界今天发生5.7级地震
安徽破获千吨棕榈油“变身”食用油案件
主犯杨喜利罪名成立被判六年
聘任197名各方专家为食品安全把关
吃喜酒走错地方误送千余元礼金
2乘客在北京站售票厅遇害
篡改儿子公务员考试分数被判1年
新民晚报中国新闻A16吃喜酒走错地方误送千余元礼金 2012-09-07 2 2012年09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