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屡起哄
诺奖系列中,其他奖项的发布会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而和平奖的评审过程由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主导,评审结果在奥斯陆发布。
在向媒体散发的新闻稿中,委员会认定“欧盟及其先驱者过去60年一直贡献于推进欧洲的和平与和解以及民主与人权”。
只是,把欧盟定为获奖者,似乎在现场媒体记者中,就没有获得广泛认可。无论是在发布阶段,还是委员会成员回答提问阶段,借助网络实况发布的现场画面以外,出现媒体人多次表达不认可的嘘声。
开创新时代
委员会解释,一战和二战之间,诺贝尔委员会多次颁奖给寻求德法和解的人士。历史上,在70年内,德国和法国之间爆发4场战争。和解在二战1945年结束后才成为现实。“如今,德法之间爆发战争不可想象。”
按照委员会的说法,德法关系走过的历程显示,“借助目标明确的努力以及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历史宿敌可以成为关系密切的伙伴。”
委员会说,东欧国家相继放弃原有体制,为欧盟扩大创造可能性,东欧与西欧之间的“分割”在相当大程度上结束,一些欧洲国家内部族裔之间的冲突平息,开创了一个所谓“欧洲新时代”。下一步,欧盟于明年接纳克罗地亚为正式成员。同时,与黑山的入盟谈判已启动,而塞尔维亚已获得“候选成员”资格。
“愚人节笑话”
委员会承认欧盟时下“正经受严峻经济困境和相当大社会动荡”,它希望公众更看重欧盟“最重要的结果”。这一似乎有意给欧盟“打气”的举动引发欧洲部分政党和网民质疑。
欧洲议会保守派议员马丁·卡拉南认为,欧盟政策失误致使经济危机扩大,社会出现多年未见的动荡局面。这种背景下,向欧盟颁发和平奖是“愚人节笑话”,“或许是为表彰雅典和马德里街头的‘和平’”。
荷兰议员海尔茨·维尔德斯发问:“把诺贝尔和平奖发给欧盟,在(欧盟总部所在地)布鲁塞尔和整个欧洲都痛苦地崩溃的时候?下一次会是什么?难道是把奥斯卡奖发给(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
“我觉得这件事情绝对丢脸,”英国独立党领导人舒尔茨更为决绝地告诉媒体记者,“这让诺贝尔(和平)奖完全不再有信誉”。
诺贝尔和平奖包括金质奖章、获奖证书和800万瑞典克朗(约合114万美元)奖金。名为jbarro的网民借此揶揄欧盟财政“窟窿”:“奖金会发给欧盟么?也许可以用它救助西班牙。” 徐勇(新华社供本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