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有人认为“财政悬崖”是一个新现象。其实,“财政悬崖”只是一个新名词,而驴象两党因为财政议题激烈博弈则是美国政治的常态。
“财政悬崖”这个名词由美国国会预算局和美联储等机构提出,是指因布什政府减税政策将于年底到期,加之自动减赤机制将于明年启动,如果美国两党不能在年底达成妥协予以改变,美国将在明年年初同时迎来个人收入所得税等税率上升和政府开支减少的财政紧缩局面。两者叠加的效应约有6000亿美元,会对明年的美国经济增长造成冲击。
观察人士认为,今年大选后美国政坛出现了基本维持原状的局面:民主党执掌白宫和国会参议院,共和党手握国会众议院,共和党在参议院拥有超过40个席位足以进行阻挠议事,左右两党的主要经济智囊和执政理念未变,九成以上的共和党现任议员签署了诺奎斯特推出的“纳税人保护承诺”,大多数共和党议员在为这一承诺背书,反对调高个人收入所得税等税率。
其次,驴象两党都在公开场合坚称把维持财政纪律视为己任,这其实是一种假象。华盛顿政客有个不便言说的秘密,他们会强调自己为美国节省了多少钱,但是不会去谈自己花了多少钱。
第三,驴象两党都在言辞激烈地攻击对方,似乎要坚持各自立场而毫不退让,这是另一种假象。尽管双方的解决方案分歧仍然很大,但也可以看出双方想要解决这一难题的诚意。分析人士认为,最终驴象两党都会做出让步达成妥协,正如美国副总统拜登所言,“华盛顿的机制最终会解决华盛顿的问题”。
最后,鉴于美国的公共债务总额已达16.2万亿美元,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在去年下调了美国的长期主权信用评级,因而美国内外一些人士不时会抛出“美国破产论”,这种观点也有失偏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2011年美国公共债务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达到102.9%,该比例远超过欧元区各国88.1%的平均水平。仅从这一指标来看,美国似乎已经成为第二个希腊。
但是,国际金融协会首席经济学家菲利普·萨特尔等专家认为,衡量一国债务状况不仅要看该比例,也要考察该国在市场上的融资能力以及投资人对该国财政前景的接纳程度。在标普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后,美国长期国债的收益率不升反降,佐证了在全球流动性宽松的背景下,美国国债仍有大量追捧者。作为享有全球储备货币发行国特权的美国,其国内政治决策机制有明显的封闭性,但是其松懈的财政纪律则可能通过市场外溢而产生更广影响。
新华社记者 蒋旭峰 樊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