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看到大白鹅对着行人伸直脖子“昂、昂”叫唤时,我就会想起曾经饲养过的宠物白鹅“摆摆”。
上世纪70年代初,我住在单位的单身宿舍里。一天,同事从乡里带来一只小鹅:拳头大小,不足半斤,扁扁的嘴,瘦骨嶙峋的身子,毛还没出齐,稀稀拉拉,白中带黄。我们为它取名“丑小鸭”,在走廊里搭建了一个简易的笼子。晚上它在笼内过夜,白天则在院子里散养。
随着时间的推移,“丑小鸭”长大了。毛色变得雪白,个子肥硕魁梧。尤其是红掌红顶与雪白的羽毛,互相映衬,甚是夺人眼球。走起路来一摇一摆,一副“将军”气魄,我们也随之改称其为“摆摆”。“摆摆”也不再留恋于院子的小天地,随着鸡群到外面去散步、觅食……
一天,我正好看到了令人惊奇的一幕:“摆摆”和一只红冠大公鸡争夺“领导权”。大公鸡自认为是所有母鸡的保护神,伸长脖子,瞪起眼睛,竖起羽毛,摆开战斗的姿势,不让“摆摆”进入鸡群;而“摆摆”也毫不示弱,伸直脖子,千方百计想要进入鸡群。突然,“摆摆”张翅低头冲向大公鸡的胸腹处,大公鸡猝不及防,临空跃起,差点倒地。“摆摆”再次发起攻击,“昂、昂”叫着,用翅膀横扫大公鸡。大公鸡只能落荒而逃,甘拜下风,把领导母鸡的权力拱手交给了“摆摆”。
从此,“摆摆”就变了:以前清晨公鸡叫了以后,“摆摆”还很安静,现在则在笼内不安分了,低声“昂、昂”乃至“呼、呼”叫个不停;以前打开笼门“摆摆”总是停留一下然后才离开,跟着鸡群到处觅食,现在笼门一打开,便快速离开,带领鸡群向前走去。看到鹅立鸡群,母鸡簇拥着大白鹅,公鸡反而只能断后的情景,真让人忍俊不禁。遇到食物,“摆摆”总是先让母鸡们享用,而后自己才吃。一旦看见公鸡想与母鸡抢食美餐,便会毫不犹豫地伸长脖子冲过去,压住公鸡的身子不让公鸡享用。
可惜不久之后,我们居住的宿舍将拆除改建宿舍大楼。一天,隆隆的推土机开到了宿舍旁。“摆摆”和母鸡被装进了笼子,绑在自行车的行李架上。同事骑上自行车将离开宿舍,只见鹅的脖子从笼子的中间空隙中钻了出来,母鸡的脖子也从四周空隙中钻了出来:呵,又一幅“鹅立鸡群”。
再见了,“摆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