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B股转轨主要有三个方向。第一就是像中集B那样转换成H股。它比较适合于深圳B股和大型绩优B股公司,因为两者都采用港元交易,而且符合H股上市对业绩和股本规模的要求。但在105家现存B股公司中,满足上述两项条件的公司大约只有二十几家。而对沪市B股而言,由于采用的是美元交易,如果转成H股就面临一个货币转换的问题,而且不少的B股公司老化严重、业绩平平、规模很小,明显不符合H股的上市标准,因此用单一的方法无法解决所有的B股问题。
第二种就是日前上柴提出的回购方法,即由上市公司拿出资金回购B股并进行注销。这一方法要求上市公司有较为宽裕的自由资金,并提出合适的回购价格。如果定价过低,投资者不愿意把股票卖给上市公司,回购就会失败,而如果定价太高,远远高于净资产值,就相当于用高价去买了烂资产,会损害其他股东包括A股中小股东的利益,同样得不到A股投资者的支持。至于那些绩差或现金流枯竭的公司,也拿不出这么多钱来进行回购。
第三种就是B股转A股,即将B股股票直接转成A股并在A股上市。由于目前A、B股平均价差巨大,因此也被B股投资者认为最有获利空间的一种方法。但这里有一个制度障碍,就是目前B股中还有相当数量的海外散户,如果转成A股上市,就变成A股市场向海外个人投资者开放了,而现有政策是A股仅向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开放即QFII。所以在制度没有突破之前,B股转A股尚停留在讨论阶段,并未付诸实践。
由于现有105家B股公司情况多样,个体差异巨大,因此多管齐下,分门别类,解决B股出路将是一个现实的选择。更新替旧、吐故纳新本身就是市场发展的基本规律。从目前看B股投资者有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找到自己所持B股的合理定位和解决之道。至于B股所对应的A股投资者以及现在想介入B股抢一把的淘金者,由于利好题材已经充分消化,后市空间较为有限,最多只是“剩宴”而已,因此追涨意义不大。
申银万国 钱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