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寿华
改革开放初,我在被派驻厦门工作的岁月里,养过几只娇凤鸟,为稍显平淡的业余生活增添了几分乐趣。
娇凤鸟学名虎皮鹦鹉,是最普通的小体形鹦鹉。买来关养几天后,我开始给它们“放风”,让它们在寝室里自由活动。出笼的小家伙们显得很激动,乱叫乱飞,还直愣愣地向窗玻璃撞去。不过很快就安静下来,停在挂蚊帐的铅丝上,开始比肩细语,耳鬓厮磨,还不时来个倒挂金钩。我看电视时,它们就停在机壳或天线上,我拍拍手,它们就会先后飞过来,当然,奖励是需要的,摊开手心,给它们吃小米。为增大开放自由度,我把鸟笼挂到寝室过道的一端,关上所有移窗,然后开笼,接着把手持的小红旗一挥,并快步从一端奔向另一端,嘿!这些小精灵居然争先恐后地追飞了过来,当我返身把小旗杆横过来,它们就齐刷刷停在上面。来来往往,我气喘吁吁,它们却乐此不疲。“孺子”可教也!我开始自信满满。
经过一段时间驯化,它们一见我就会飞到我肩上、头顶上,任我在楼内到处走动也不乱飞。于是,我尝试让它们熟悉本该属于它们自己的空间,培养它们的归巢能力。我用绳子系住打开笼门的鸟笼,轻轻挂到窗外再慢慢放下,只见它们口足并用,陆续爬将出来,先集聚到笼顶,一番喳喳后,开始沿着窗口、楼壁曼舞回旋,此刻的我,心仿佛跳到喉咙口,紧张观察情势变化。但见一只绿鸟率先一改盘旋姿态,斜向上冲,倏地留下一根弧线,消失在大楼背后。其余的也纷纷仿效,瞬间全部“反水”,飞之夭夭。
此鸟归巢能力差矣!我只能自叹自嘲。傍晚时分,我提着鸟笼循声“追捕”,结果直到爬上楼对面的大榕树上,才把一只雌鸟“蓝天”给“招安”回来。孤独的“蓝天”整天无精打采地自言自语,更显小鸟依人,不时地飞到躺着的我的身边,在我脸上拔胡子。当它停立在我的食指上,只要我说“香香”,它就会凑过嘴,给你一个吻。不忍心它的孤寂,我给它配了一位“白马王子”。“白云”了得,一次趁机斜出窗外直蹿云霄,原以为它远走高飞了,可到傍晚,我惊奇地发现它趴在窗口的鸟笼上,隔笼与“蓝天”叽咕着,啊,回来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爱情的力量也许更伟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