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2月1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微幸福”的美好
姚秦川
  姚秦川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微博、微电影等一系列“微产品”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也许正是因为它们是微小的,微不足道的,所以,很容易让我们忽略掉。比如,那些我们唾手可得的“微幸福”。

  几天前,我跟随一家企业,去当地一所小学进行爱心捐赠活动。那天,在凛冽的寒风中,全体学生在操场上齐刷刷地排成队迎接我们,每个孩子明亮淳朴的眼神里,都透露着幸福的味道。虽然捐赠的东西只是一些书包铅笔等小东西,但孩子拿在手中,却不亚于新年穿到向往已久的新衣服一样,开心而兴奋。

  望着这些单纯朴实的孩子们,我的心情感慨万分。和那些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相比,他们大冬天没有暖和的羽绒服可穿,没有带有暖气的教室可享受;他们不知道麦当劳为何物,更不知电脑游戏有多好玩!只是一个小小的书包,就会轻易让他们变得开心而快活。可我们给予的这种幸福,则是多么的微乎其微啊。

  仪式结束后,我随即用手机发了一条微博,用“小小的微幸福”六个字记录了参与活动的感受。

  这让我又不由得想起半年前,曾采访过一对举办低碳婚礼的新人。当时,新郎新娘没有坐豪华婚车,而是和伴郎、伴娘排队投币坐公交车参加婚宴。对于这种“别出心裁”的婚礼,新娘开心地说,尽管婚礼非常简朴,却给他们俩以及所有的亲朋好友留下了深刻印象。最主要的是,她的心里有一种很真实、很踏实的幸福感觉。

  我想,不管是收到书包绽放笑脸的孩子们,还是放弃豪车挤公交举办婚礼的那对新人,他们对幸福的理解,一定比我们更真切更透彻,因为在他们的生活当中,幸福往往是那些看起来让我们轻易从手边溜掉的小事情。

  现在,总会有许多人抱怨工作的快乐指数太低。我觉得,一定是因为你对幸福的要求太高。相同的工作环境,同样的工作性质,为什么有的人积极乐观,有的人却整天愁容满面?是我们拥有的东西不一样,还是因为我们的心理感受不一样?

  我觉得生活中的微幸福,应该是一种工作态度。这种幸福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感知这种微幸福的能力。一个没有感知微幸福能力的人,无论他得到再多,他都不幸福;而一个能感知微幸福的人,无论他多么平凡,他都是幸福的!

  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有个活动,是记者到大街上询问路人“你幸福吗?”答案可谓千奇百怪,各有韵味。其实,我想如果采访到我,我肯定会说自己非常幸福。淘到一本自己向往已久的好书算不算微幸福?和全家人一起吃顿开心的晚餐算不算微幸福?和亲爱的人看一场电演算不算微幸福?这些当然算了,关键看你如何理解。

  微幸福,点点滴滴看似细微无奇,但它却细腻、温暖、久远,细细品味,韵味悠长,让你从平淡如水的日子里体会到一缕微甜。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职场方圆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诗意居住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微幸福”的美好
小狗丫头与LADY
伏尔塔瓦河畔读席勒
春三月
苏轼四记
华山的厚重 (油画)
家遇转型期
新民晚报夜光杯B05“微幸福”的美好 2013-02-19 2 2013年02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