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这个春节对我来说意义非凡。我是知青子女,今年是我自2000年回沪报名高考后第一次在上海过年,除此之外,更特别的是2011年岁末,一个可爱的小龙女诞生在我家。为了照顾我和宝宝,远在外地的妈妈早早做起了“沪漂”,尚在工作的爸爸只能落单在家,只有逢到过节才利用假期来沪探亲。这个春节,不再是我随春运大军回安徽过年,而是爸爸逆春运大潮回上海一家团聚。
自从有了宝宝,家中每天都像打仗一样,吃饭要轮岗不说,连给宝宝洗个澡都简直是“一天世界”。宝宝一哭我们都没的好过,只有她睡了才能抓紧时间休息一会儿。在这样的情况下,别说是置办年货了,就连平时买菜烧饭都得见缝插针地利用时间,几件事并成一件做。好在爸妈在外地的这些年相处了很多极好的同事、朋友,加上小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极近,我还没生宝宝,大家就已经纷纷认领了给我和宝宝吃的鸡蛋、土鸡等等营养品。这一次爸爸来沪过年,沉甸甸的行李不是别的,而是父老乡亲们各自送来的年货。有土鸡、土鸡蛋、青鱼、猪肉、羊肉等等,甚至还有自家做的豆皮,简直多得要铺出来。为了方便携带和储存,爸爸将一部分猪肉腌好,一部分做成香肠,其余的冰冻装箱,搭长途大巴回来。打开行李,浓浓的年味扑鼻而来,别说是年夜饭了,做上十桌八桌的菜都不成问题。别看这些不过是鸡鸭鱼肉,这可不是普通的鸡鸭鱼肉。它们都来自小城周边的农村,无污染零添加。如果说添加了一样东西的话,那就是人和人之间深厚淳朴的感情。
相比父辈们温暖婉转的表达方式,我们年轻人之间的年货派送就显得简单直接得多。我的那些朋友也在年前提出了要来看望和给宝宝送年货的想法。和父辈们不同,年轻人会直接发来短信说:“你想要点什么?”于是干脆直接到底,我给每个要来探望的朋友发去了自己的心愿单,请大家自行认领。更绝的是,在我的建议下,这帮老兄也一不做二不休,全部选择了网购的方式——在网上买好东西,在线支付,填上我家的地址,直接送货上门。人来的时候两手空空,因为礼物已经提前送到啦。妈妈责怪我说,你们年轻人也太赤裸裸了。你怎么好意思问人家要东西呢?我的回答是,朋友好到一定程度那就是要赤裸裸地坦诚相待呀。直接提出自己的心愿,总比胡乱猜想买了不合适的东西造成浪费好吧,而且年轻人都彼此住得很远,拎很重的东西岂不是让探望和相聚多了一些压力?妈妈想想也对,遂提出,不如你帮我在网上把春节走亲戚的年货也一并置办了?
这就是我家的年货故事。有一点复杂,有一点简单,有一点乡土,有一点都市,有一点怀旧,有一点新潮……这是人生转型期必经的阶段吧,但不变的是贯穿其中的温情和感恩。
那个时代年货是要凭票买的,明请看本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