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十几年前,“新马泰”成为人们趋之若鹜的热门线路。现在,旅游观景的线路越跑越远,人们喜欢到澳大利亚、新西兰享受绿色、宁静的田园愉悦;到马尔代夫、斐济聆听太平洋的阵阵涛声。前几天,一对退休的农场朋友打电话托我办点事,我问他们在哪里,回答说:“我们正在非洲肯尼亚内罗毕国家公园玩呢!”当时脑子里就窜出一个很直观的想法——哇,很远、很潇洒!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趋提高,对大自然审美情趣的日趋浓厚,我国对外落地签证国家的日趋增加,人们追求旅游线路更加遥远、追求景色风光更加奇特无可厚非,而且还值得褒扬和倡导,这有利于拓宽人们的视野,有利于促进旅游市场的繁荣。不过,我们赏景观光在求远求奇的同时,也不妨静下心来关注身边的风景,因为当我们重新去更细致、更深入地欣赏身边风景时,往往会品出新的“味道”,获得新的惊喜。
比如,在长风公园西南区域有个建于1996年的樱花园,园内有十几个品种的樱花树近300棵。去年樱花盛开时我来看过,花瓣有雪白的,也有淡粉红的,轻风吹拂,落英缤纷,煞是好看。而这次来看雪后的樱花景色,虽然有些萧条,但初春的樱树枝头刚刚爆出朦胧的嫩芽,幼小的花蕾被白色积雪覆盖着,远看这简约的线条,倒也像一幅充满神韵的素描画,不仅凸显樱花树枝条的挺拔苍劲,还给人们对即将展现的满树樱花的情景留下了美丽的期盼和想象的空间。从这个角度来品味樱花园,笔者感悟到了雪中樱花的另一种“味道”——风韵独胜,形神俱清,品格秀雅,节操凝重。
又如,在大渡河路最南端苏州河畔长风1号绿地,有一座免费对外开放的上海商标火花收藏馆。我想,许是河道运输的便利,当年苏州河两岸先后建起了上海火柴厂、天厨味精厂、上海酵母厂、华生电器厂、申新纺织厂、美亚丝绸厂、上海面粉厂、上海啤酒厂等一大批历史悠久的老厂,它们代表了中国民族工业曾经的兴盛和辉煌。
坐落在长风生态区绿荫草坪中的“火花收藏馆”原先是上海火柴厂的旧址,虽不起眼,却小巧精致,收藏丰富,目前知道的人并不多。收藏馆外观设计非常独特,犹如一盒打开的火柴盒。笔者看到馆内有远古人类利用阳燧取火的实物,有我国民族工业早年生产的镇江牌、天津牌、建设牌火柴实物,还发现一份1933年由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孔祥熙签署的上海大中华火柴厂建厂批文原件。同时,各国火柴商标一览无余,多姿多彩。
特别令人惊讶的是,解放前生产销售的冠生园饼干包装盒也被收藏展示。看着这些陈列的实物,真让我有时光倒流的感觉。这是一道难得一见的民族工业历史文化风景线。所以,我兴致颇浓地一直参观到下午闭馆。好在离家很近,以后还会去慢慢“品味”的。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去很远的异国参观游览,由于受时间、行程所限,总有走马观花、来去匆匆的感觉,除了按下几张照片“到此一游”外,很难仔细欣赏、深度解读。我曾经到过美国“赌城”拉斯维加斯、捷克首都布拉格;也去过新西兰的基督城和奥地利的维也纳,都有这样的感觉。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古人对来自远方客人或是旅游者的一种礼仪和态度。但从选择风景的角度来说,身边的风景往往也很精彩,而且还体现多元化的特点。比如在我们这座城市,有自然生态的崇明湿地,也有人工建设的鲜花港郁金香展示园、海湾国家森林公园;有沉淀红色历史的中共早期党代会会址,也有述说上海产业文化故事的各种产业博物馆。就连我们不同的居住区域附近,也有各种各样充满历史底蕴和现代时尚的城市人文景观,关键是,品味风景需要更多的宁静和平常心,更新的视角和更深的解读,少一点盲从和浮躁。 陈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