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阴沉,吃得素淡,却偏偏想起了丰腴之物,不是金枪鱼刺身鱼子酱之类的生猛着相,而是猪油,如今少见,往日里常见的吃食。
老底子的人比较实诚(当然也主要是潘多拉的盒子没打开,大家都相对比较守规矩。今朝规矩貌似也是有的,但就是守的人少了,此话按下不表),养头猪要花上个把年的,肥猪瘦猪全看猪的造化,瘦肉卖完了正好吃进肥肉,肥肉有肥肉的好,批下来的瘦肉,可肉糜肉圆,可小块红烧,也可肉丝肉片炒蔬菜,家常人家小荤吃吃颇可满足了。肥肉呢,好东西要储存起来,定量供应的油哪里够解腹中枯索,猪油就是额外补缺。洗净,白生生的肥肉切成块,刀落刀起的,白腻腻腻在刀口,切到末了还要用手指刮下来,一点都不敢浪费的。
像煞一块块奶酪(当然那时不知奶酪一说,不过现在的比附罢了),淘箩里晾一晾,煤饼炉子正好七八分旺,铁锅搁好,锅略热,肥肉块倒入,翻炒,剩下的事情比较简单,慢慢候着等,偶尔略略翻炒一记,油汪汪地漾出来,一勺勺勺入瓷碗,再按压肥肉,方才还是挺括方正的,当然一点点收缩,一点点变成金黄色的小粒,渐渐地实在无油可挤了,热乎乎的油渣出锅正是赞货,香喷喷是不用说的了,略微撒点盐(有的人喜欢撒绵白糖),稍微吹掉点热气,手就不安分了,拈起几粒猪油渣扔进嘴,香、脆、微微的丰腴感,不油,啥脂肪不脂肪的,猪油渣的满足感是独此一家的,甚至超过难得一吃的红烧肉,红烧肉的鲜美香气是预期的,可以延长的,而猪油渣那种丰腴的脆感就在热气腾腾的片刻,过时不候,回锅难再,吃下去待回味时,只剩下唇齿间那股子飘逝感。少时只觉油渣太少,及长,才知美味就是那个片刻,感官负责享用,即使记忆再强大,召唤出来的不过是记忆罢了。流逝就是流逝。
猪油渣可不能贪嘴,虽不似猪油那样需要存储,但当天的小菜还要派伊用场呢。蔬菜烧汤丢一小勺猪油渣进去,油水有了,香味有了,是只小菜。豆腐猪油渣炒炒,白米饭上做盖浇,其他小菜没有,也足够下碗饭。有时候外婆还会撒点小香葱,那是格外吊出鲜头来了。
猪油熬成了油,粗陶罐白乎乎厚笃笃一罐,让人生出丰衣足食之感,随时挖上一点煮汤做菜,细水长流的日子好像过起来蛮踏实。猪油菜汤,猪油菜饭,润、香、油水足。过年时当然一定要熬上一大罐,团一点芝麻馅料里,自家磨的水磨粉,自家做的汤团,一口咬下,油脂随芝麻馅溢出嘴角,是岁末冬日的丰盛,油汪汪的年味之一(其实所谓年味,好像是难得一次的大丰盛,难得一次的热闹。放在随时丰盛随时热闹的当下,当然会觉得淡了,其实浓淡都相宜,唯是人的感受罢了)。过年做蛋饺用得上那种板油,一小块,大圆勺子里抹一圈,蛋液倒入,不粘。有时候芝麻馅料里也直接入小块板油,熟透,板油若透明肥腻的琉璃,入嘴则有幻化之感,平常少油少脂的,这种肥腻的幻化感应该算是某种“你幸福了吗”的那种幸福之一。其实幸福就是一种感受的能力。感受到了,就幸福了。
速成猪(抑或瘦肉精)的时代,敢吃猪油的人大概不多,淘宝上有卖乡间自产猪肉的,传统饲养是卖点,其实就是正常的按自然规律的饲养方法。小辰光猪油渣丰腴香脆的美味,说起来似乎是一种拮据日子的温暖回忆,那个时候的口号是向四个现代化奋勇前进,可是前进到现代化了,不必靠着猪油渣来添加油水了,却是把自然规律、自然的鲜味一并化掉了,化掉的更有相守多少年的伦理人心世相。
去年网购了一瓶椰子油,天冷之故,也凝成一瓶白乎乎的温润,调羹刮出碎片,遇热融化,散出椰香。不禁就想到了猪油,勺子掠过猪油的瞬间,是当如水滑爽,不似椰子油到底干冷。当然动物植物之脂到底不同,且也免不了少小之物的念念不忘,可惜难有回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