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目击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首批四家“社区创新屋”开放——~~~
上海首批四家“社区创新屋”开放——~~~
     
2013年03月2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首批四家“社区创新屋”开放——
实现创意有了场所
孙中钦 马丹
■ 墙上琳琅满目的创意作品展示了社区的创新活力
■ “创意生活”是长征镇创新屋的特色,水壶成为吊灯
■ 热水瓶变身灯饰
■ “创新屋”都配有“动手做”的工具和设备
■ 蒸笼座椅还可以调节高度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马丹 文

  全市将建设一百家

  怎么才能把奇思妙想变成实物?哪里可以体验手工劳动与科学制作的魅力?普陀区长征镇、徐汇区龙华街道、宝山区庙行镇和杨行镇的4家“社区创新屋”上周通过了市科委组织的专家评审验收,成为首批4家向社区居民开放的动手实践场所。

  今后,市民可以在这里实现自己的“创意发明之梦”。“十二五”期间全市将建设100个“社区创新屋”。目前,各区(县)已立项的“社区创新屋”达30家。 

  四个等级可以自选

  走进位于长征镇社区文化中心的“创新屋”,记者看到这里的椅子是用笼屉制作的,自行车轮毂设计成了“门”,吊灯竟然是用热水瓶为原材料,日常生活中最寻常的元素都发出了“创意之光”。

  创新屋志愿者介绍,整间小屋大约100平方米,按前来体验的“发明家”等级来划分区域——“动手区”适合3到8岁的孩子,他们可以完成各种科学小实验;“基础区”适合发明和动手“菜鸟”,里面安放了切割木板的小机床等;而“提高区”则为具备一定动手和创作基础的市民开设,里面布置了更加细分的各类机床,有用于切割、打磨金属的铣床、用于木材和有机玻璃切割的曲线锯床、用于为金属打孔的钻床等;如果各方面能力都比较优秀的“发明家”可以直接“晋级”到“拓展区”。

  首批四家各有亮点

  “社区创新屋”是市科委会同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和市文广局,为推进本市社区科普工作和优化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功能而推出的科普新举措。

  每个创新屋配备指导教师及科普志愿者服务团队,面向6周岁以上各年龄段居民开放。首批对外开放的“社区创新屋”各有亮点。长征镇以“创意生活”为特色,庙行镇则以“机器人”见长,杨行镇秀出“节能环保”的品牌,龙华街道则以“国防教育”作为创新屋特色。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春令热线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特别报道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职场方圆
   第A24版:目击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实验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每周聚焦
   第B15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16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7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18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19版:人才/留学移民
   第B20版:人才
   第B21版:人才/留学移民
   第B22版:人才/招生招聘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市场之窗
   第B26版:市场之窗·广告
   第B27版:市场之窗·广告
   第B28版:市场之窗·广告
实现创意有了场所
广告
新民晚报目击A24实现创意有了场所 2013-03-20 2 2013年03月2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