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保罗陪我与学生见面时,刚一踏进教室,全班同学立马敲着课桌齐呼:“大白,大白,恰恰恰!”给了我一个不小的惊喜。好在我反应比较快,马上指挥学生拍手高喊“保罗、保罗,保保罗”,顿时,教室里一片笑声。这是一个理科班,有21位学生,只有一位男生。这个比例让我感到十分意外,在中国理科生总是男士居多。后来搞明白了,学生可以按照志趣或者山区居住地任意组合,因此,女同学抱团也就习以为常。因为物以稀为贵,男同学被推到台前致词,当他红着脸起身没说几句,就在笑声中被女同胞们“请”了下去……
这时,保罗把我介绍给大家。他说,中国上海是当今全球范围内最现代化的城市之一,艺术与艺术家就是这个城市的文化标杆,并说他在学校开设有关老子哲学欣赏课,就是为了让同学们了解中国丰富的历史与文化,持有一种“悟性”。话音刚落,我起身鼓掌,向保罗与他的学生致敬。接着,我用英语向每一位同学表示感谢,告诉大家我到特伦托市已有三次,对这个山城留有深刻的印象。令我非常感动的是,在这样一个边远山区的学校中,还有这么多的意大利年轻人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热爱,以及对当代中国发展的关注!言毕,我请出三位同学,教她们用中文打招呼。尽管我教的都是最简单的中文单词,但结果还是“洋相”百出,笑声惊动了临近的几个教室。——笑声,充满着一种对明天的企盼。我想,明年在布雷西亚办展再访这所学校时,该向同学们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