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休斯顿大屠杀纪念馆,有很多当年的旧照片,其中一幅较引人注目:一个德国纳粹,伸着胳臂,用手枪正对准一个犹太女人的脑袋开枪,脸上的表情却是在笑。
参观时,负责讲解的是当地研究纳粹大屠杀的学者,一位白发苍苍的犹太女士。她神情严肃,语言动情,在介绍了这幅照片之后,眼睛盯着我们,停顿了一会,一个字一个字地问道:他为什么会笑?他为什么会笑?
显然,她不需要回答,需要的是人们去琢磨,去思考。她做到了,我相信,这个问题当时在每一个人的心里都触碰了一下,并留在那里。
同是战争纪念馆,不同地方的,给人的感受也不尽相同。国内的一些战争纪念馆,目的是勿忘国耻,但又隐约有种激起仇恨的作用,容易让人变得热血沸腾。国外的战争纪念馆,无论是陈列品还是解说,一般都不是简单的揭露和控诉,而是引导人们思考人类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以避免悲剧重演。而且不只是避免悲剧在自己身上重演,也包括在其他国家民族身上重演。我们强调的是爱国家爱民族,警惕的是外国侵略者;他们强调的更多是爱人,警惕的是人性中的恶。二者都有警示作用。
他为什么会笑?人的情感都是相似的,喜怒哀乐,都有些相近的缘由。他却在杀人时笑,杀的还是一个并无个人恩怨的陌生人,这与人的正常行为习惯不仅不符,简直相反。
我们以前也经常看到,一个人,一个男人,生活中本来是一个好父亲,一个好丈夫,一个好儿子,一个好朋友,通过接受一种思想,加入一个集体或参与一次运动,一场战争,转眼就变成了一个打砸抢烧杀的刽子手。这是为什么?
美国电影《偷天换日》里有一句台词:我相信每一个人,我只是不相信他们心里的魔鬼。
人人心里都有一个魔鬼,在隐蔽的角落里沉睡着,无声无息,以至于很多时候我们认为它根本不存在。但遇到一种合适的环境它就会苏醒,当有人心里那个魔鬼醒来时,他看一定的人群就不再是同类,而是草芥,是蝼蚁,甚至是不该存在的病毒,欲除之而后快,再无任何恻隐之心。
除了天灾,人类自身造成的人祸往往都源于心里的这个魔鬼。而且,就我们的历史来看,自相蔑视,自相争夺,自相残害所造成的灾难,比异族入侵大得多。
当总有一些人出现与人正常行为习惯不符的表情时,有可能是魔鬼苏醒的征兆,就该警惕了。
陕西重大车祸,36人死亡两人重伤,惨不忍睹,但现场的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在笑。
近日,河南一农民在自家承包地被开发商铲车碾死,肇事企业总经理在接受采访时笑称,这就是一个施工事故,现场我也不在,很难去演绎现场到底是什么状况。
电视上白岩松播报到此,说:他这一笑,让我浑身都发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