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1:阅读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4月1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明代国家工程:从固若金汤到豆腐渣
吴久久
▲ 同在天启元年,安葬明光宗朱常洛的庆陵开始动工,五十万两白银刚刚拨下,就被层层克扣了八万两
  ◆ 吴久久

  公元1621年,在当时是天启元年,明熹宗朱由校即位。这一年,新皇帝的叔父朱常瀛,也就是神宗皇帝的七儿子已经24岁了。神宗皇帝将他封为桂王,按照明代祖制,他将要到封地衡州府,也就是今天的衡阳就藩。 

  于是,在衡州修造桂王府的工程便要上马。这个消息迅速被宫里宫外的诸多人物盯上了,他们急不可待要在这项工程里大捞一把。 

  在明朝最后二十年里,这一个荒唐的豆腐渣工程即将把皇室的尊严剥得干干净净。 

  朱元璋的酷刑

  十五世纪,江南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祝枝山在他的笔记中记载了一段故事:“太祖筑京城,用石灰秫粥锢其外,时出阅视。监掌者以丈尺分治,上任意指一处击视,皆纯白色,或稍杂泥壤,即筑筑者于垣中,斯金汤之固也。”意思是说,明太祖朱元璋修南京城,用石灰、糯米汁浇灌墙体,使其坚不可摧。城墙修造按长度分段,由专人负责。朱元璋时常到工地巡视,随便指一处,令人砸开检查。合格的墙体里都是石灰和糯米浆的纯白色,如果稍有泥土掺杂其中,便将监工、工匠全部筑进城墙。如此一来,无人敢敷衍疏忽,南京城因而修造得固若金汤。 

  祝枝山记载故事之时,离明太祖之世已近百年,故事耸人听闻,未必可信。然而明初对工程质量的监管严格,却实在合于一个新生王朝的活力与朝气。 

  无论在南京城墙,还是长沙古城墙上,明代砌墙的砖头都刻着铭文,上面有工程负责人、监造官员、制作工匠以及劳役人的名字,甚至还刻有制作的时间。如此一来,任何一个环节出现质量问题,都可以层层追究问责。这是古代工程建造的传统,唐代的刑法典《唐律疏议》中就说:“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 

  但是任何一项制度的实施,都难免随时间推移而变质,随人心散漫堕落而腐朽。 

  到万历一朝,皇宫的修造花费,已经比民间同样的工程多花上百倍的银钱。万历年间举人沈德符记载说,乾清宫一扇窗户坏了要修,由于内府侵削、小吏克扣、工头冒领的层层贪墨,预算居然高达五千金。于是,当时许多负责或参与工程营造的太监、官吏甚至工头,都大发横财。一个工头,十年里聚敛的财富,可以使他修造的别墅花园媲美皇亲国戚,家里洒扫仆役数十人。嘉靖三十六年,工部尚书赵文华主持营建皇宫西苑楼阁,居然将一半的木料运回家,修建自己的私宅。 

  五万两白银拿到王府工程 

  到天启年间,国家的溃败已经一日胜似一日。然而藩王的府邸毕竟是皇室的面子,虽然历经万历年间的几次征战,军费开支浩繁,国库已然见底,但是王府还是要修。 

  按明朝制度,修造藩王府第,由内官监掌印太监主管。凡有国家营建之事,都要由他监管。手下太监被派去监督工程,领取敕书关防前去,工程竣工即回。 

  而此时,包括修造王府在内的国家工程早已变成一夜暴富的捷径。于是,人人争相贿赂,希望得到监造的差使。 

  桂王府工程,在太监与官吏眼中,已经是一块人人都可以下口的肥肉。一名叫翟应魁的管理太监行贿四万两白银,另一名太监黄用则进献了五万两。于是,后者顺理成章地得到了监造的任务。 

  天启二年(1622),桂王府在衡州开工。修造历时六年,耗费五十万钱,王府才告以落成。30岁的桂王朱常瀛终于可以就藩,住进皇帝为他修造的、代表皇室血统尊严的王府。 

  这一年是天启七年(1627),凤阳饥荒,澄城民变,清军征伐朝鲜,又攻击锦州、宁远,南方海贼祸乱广东,浙江大水滔天。是年春,还是信王的崇祯帝朱由检与周氏、也就是后来的周皇后大婚礼成,司礼监秉笔太监李永贞负责操办仪式,王府的殿宇和陈设器具,全都涂饰草率,漫不经心。原因是李永贞将工程转包,只管坐地收钱。 

  信王气怒不已。后来他登基为帝,将李永贞处死,但此时的他只能无可奈何。  

  王府塌了一次,又一次   

  桂王就藩的第二年,崇祯元年(1628)九月初八,朱常瀛正在王府寝宫后殿,史书没有记载说这个时刻血统高贵的桂王正在干什么。总之,忽然毫无预兆地,房梁掉了下来,擦着桂王的右臂砸在地上,只差一步就让桂王命殒当场。 

  太监黄用此时尚在衡州,前来查看损毁。桂王准备将此事上奏朝廷,但是崇祯皇帝刚刚即位,他怕惹新皇帝不快,犹豫不决。黄用和一同主持工程的工部营缮司主事高道素赶紧想办法遮掩,他们送来五千六百两白银做修理之用,又献给桂王四百两“问安银”压惊。区区六千两白银,居然让桂王既往不咎,决心让这件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本来这个事故到此也就过去。桂王得了钱,不予计较;黄用回宫交差,等待下一次贪墨发财的机会。然而摇摇欲坠的王府经不起这样的自欺欺人。 

  第二年三月初三,衡州已经连日大雨。凌晨,在漫无边际的雨声中,桂王起来梳洗,忽然身边“如雷震响”,王府正殿轰然垮塌,崔禄寿、吕寿喜、韩荣禄、崔遐寿、杨祥寿、吕福喜等六名在正殿侍奉的宫女全部被压死。 

  桂王终于忍无可忍,将此事上奏给崇祯皇帝。他在奏章中哭诉道:“幸在刻时先后,臣未入殿行礼耳。否则亦为不免矣。” 

  经过查证,太监黄用建造桂王府时,地基松软而墙角根基浅薄,石料之内,用竹条、松枝跟河沙敷衍充数。王府梁柱所用的木材,竟然有低价买来的朽木。 

  皇帝震怒,将黄用等人问斩。崇祯三年(1630),皇帝再次拨款,重修桂王府。六年后,新府竣工。 

  然而豆腐渣工程只是这个王朝末世溃败的冰山一角。在将近三百年的王朝延续中,初创时期刷新振作的精神消耗已尽,泛滥于官场的人浮于事、中饱私囊和勾心斗角,早已挖空了王朝的根基。 

  新的桂王府竣工之后,又过了六年,到崇祯十六年(1643),张献忠的军队攻陷了衡州,46岁的桂王只好带着家眷逃亡广西,并在第二年死于梧州。 

  摘自《壹读》2013年第5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社会与法
   第A25版:社会与法/特别关注
   第A26版:东方大律师/社会与法
   第A27版:专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热点解读
   第B04版:名家专栏/世经经纬/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06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公司探营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证券指南/金融天地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升值空间
   第B12版:彩票世界/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聪明消费
   第B14版:陆家嘴金融城/创业钱途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城里城外
   第B16版:陆家嘴金融城/网上网下
   第B17版:家庭周刊
   第B18版:女性世界 /家庭周刊
   第B19版:家庭周刊/花鸟虫鱼
   第B20版:上海人家/家庭周刊
   第B21版:现代家居
   第B22版:实用谋划/现代家居
   第B23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24版:家装之窗
   第B25版:好吃周刊
   第B26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2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28版:大厨艺坊/好吃周刊
   第B29版:好吃周刊/优游食林
   第B30版:美食大观/好吃周刊
   第B31版:地产资讯
   第B32版:家装专刊
明代国家工程:从固若金汤到豆腐渣
广告
新民晚报阅读A31明代国家工程:从固若金汤到豆腐渣 2013-04-19 2 2013年04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