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调查数据收集起于去年10月末,止于今年4月中旬,硕士样本为15466份,本科样本为18420份,高职高专样本为18941份。由于此项调查是采用直接挂网的方式,相较于由高校上报统计或由社会机构进行抽样调查,其得出的数据或许更接近于真实。
就在上周,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要求“任何高校不得将毕业证书发放与高校毕业生签约挂钩”,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签约率被高校人为作假的可能。
■ 总体签约进程与上届相比明显下滑可能是受到宏观经济下行影响,企业对应届毕业生需求出现“降温迹象”。被调查的2013届硕士毕业生签约率为26%,低于2012届同期9个百分点;本科毕业生为35%,低于2012届同期12个百分点;高职高专毕业生为32%,低于2012届同期13个百分点。
■ 毕业生签约向民营(个体)企业集聚在被调查的2013届已签约毕业生中,硕士生主要签约雇主的类型为民营企业或个体企业(占30%)、国有企业(占30%)和政府及事业单位(占26%);本科生主要签约雇主类型为民营企业或个体企业(占42%)和国有企业(占28%);高职高专生主要签约雇主类型为民营企业或个体企业(占58%)和国有企业(占22%)。
■ 外资企业的签约月薪高于政府及事业单位的签约月薪据统计,毕业生在外资企业的签约月薪较高(硕士生为5145元、本科生为3412元、高职高专生为2800元);在政府及事业单位的签约月薪较低(硕士生为3864元、本科生为2858元、高职高专生为2311元)。
■ 学历越高求职压力越大在被调查的2013届未签约毕业生中,近七成人认为求职压力大。硕士生认为求职压力大的比例为70%,本科生认为求职压力大的比例为69%,高职高专生认为求职压力大的比例为66%。
在今年考研大军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为避开就业压力而选择继续留在象牙塔里。据统计,今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达到180万,较去年增加了8.7%。对此,教育时评专家熊丙奇说,这是典型的“延迟”就业难的做法,若干年后他们仍将就业,积累的问题就会显现出来,甚至会演变成年年都是“最难就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