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我还是小学生时,最高兴且期盼的,莫过于周末去儿童剧场。那个年代,上剧场,属于很高级的文娱享受。作为小学生,能到儿童剧场去看戏,是件令人羡慕与向往的事。
我就读的延安西路第三小学,在今天的延安中学隔壁,距位于延安中路555号的儿童艺术剧场很近,乘车只有3站路。我所在的学校,把去儿童剧场看演出,作为对好学生的一项奖励。但是,学校并不赠票,而是给予资格,购票还需学生自己掏钱。记得每张票价是两角五分钱。每到周末,凡在本周表现好的学生,准许到学校大队部去,购买一张到儿童艺术剧场观看演出的票。我属于表现比较好的学生,因而是儿童剧场的老观众。
那时看演出不兴父母陪同,都是与同学结伴。因为路不远,根本不舍得乘车,都是走着来回,而将父母给的一角钱车费,省下来买零食,看演出时吃。因此,周末去儿童剧场,令我很兴奋,很盼望,也很享受。
儿童剧场的进厅里有一个接待台,上面醒目地写着“有问必答”四个大字。一位戴着红领巾的老师,笑容可掬,亲切热情地迎接小观众,并耐心地解答我们提出的所有问题。
儿童剧场的演出内容是多样的,每周不重复。有时是儿童剧,有时是综合表演。我曾经看过不少戏,记得有《小雁齐飞》《小伙伴的友情》《一百分不算满分》《伟大的战士——雷锋》《箭杆河边》《柜台》《美国侵略者从越南滚出去》《一百个放心》《草原小英雄》……印象最深的儿童剧是《马兰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和《小足球队》。我和小伙伴们都很喜欢善良的马郎和小兰,不喜欢大兰。大兰好吃懒做,是个坏榜样,小兰勤劳善良,是好榜样。我们都讨厌和痛恨阴险的大老猫。记得演出时老猫好像还跑到了台下,我与小伙伴们激动地一起喊打!《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情节紧张,也很热闹,我们看了很兴奋。我对《小足球队》里的三个人物印象很深:江老师、黎明和爷叔。江老师留给我很美的印象,她不仅和蔼可亲,同时还很漂亮。我曾暗下决心,将来要当个像她一样的老师。黎明是好学生的代表,是我的榜样。爷叔是个坏人,但是这个人物的形象,至今在脑海里印象很深。也许是演员把人物刻画得很成功吧。我对剧情与人物的语言特别感兴趣。戏剧,点燃了我的想象力。
剧场里上演的不全是戏,还有主题晚会。比如《支持亚非拉人民反帝斗争》《王杰的故事》等。
综合演出里还有一类节目我很喜欢,那就是相声。我喜欢相声的语言,很风趣,很幽默,很值得回味。只是有一点,我至今不明白,那就是为什么儿童剧场里表演相声的演员全是女的。配乐诗朗诵也是我喜欢的节目。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抒情的诗朗诵,总能将我的思绪带到很远很远。
每次从剧场回来后,我都很兴奋地向班里的同学们绘声绘色地学说剧情和精彩的台词,以及相声里的段子。由此,我特别喜欢语文课,喜欢朗诵,喜欢写诗和散文。我还参加了少年宫的戏剧小组。高考时,我所有的志愿栏都填了师范,最后当上了语文老师。
十日谈
我与儿童剧场
儿童剧场是人们丰沛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