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新手司机。附加标签:女。
据说女司机是一个很可怕的“物种”。她们方向感不好,没有导航出不了门,我有个朋友,不论去哪里或回家,必须先找到南北高架,上了高架,顿时找着北了;她们开车很“面”,起步大踩油门,转弯磨磨蹭蹭,变线犹豫不决;最吓人的是,她们会错把油门当刹车。
作为女司机中的一员,我必须承认,以上所说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其中一部分是源于女性性格中的胆小、易慌乱,以及不擅长机械操作。但是,我坚决反对给所有女司机贴上这样的标签。去年底,英国一家专业汽车网站针对700名司机做了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女司机无论是违章次数,还是发生撞车事故的案件数,都远远低于男司机。受调查对象中有57%的男司机都有“至少一次以上的车祸经历”,而只有44%的女司机有过以上经历。
一位驾校师傅曾对我说,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开车,无论男女。关键不在性别,而在于技术。女司机在不够熟练的情况下,往往比男司机更谦虚谨慎,更愿意听从别人的指点。坐出租车时,我常常会留意观察师傅的驾驶方式,也会和他们聊天,我从许多“老法师”的嘴里听到过这样的说法并获益匪浅:一是遇到有人加塞儿,让速不让道;二是脚不踩油门,就放刹车。每次我开车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回到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查地图,看看今天走的路线是不是最优化的。
女司机的小心翼翼,保证了安全性。反观一些男司机,对他们的驾驶技术指手画脚,简直相当于否定他们的个人能力,追求对车的操控感难保不会让他们忘乎所以。
在汽车的世界里,其实没有根本的性别差别。一级方程式赛道上驰骋的,都是“个小脖粗”的汉子。但在2001年的巴黎-达喀尔拉力赛上,夺冠的却是一名39岁的德国女子尤塔·克莱恩施密特——达喀尔拉力赛历史上首位登顶的女车手。当然,女司机要为自己正名,不仅要拿出真本事,也得改掉坏毛病。比如,在等红灯的间隙涂脂抹粉、穿“恨天高”或夹脚拖开车,这都是“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