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货币政策不变
据央行网站的消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3年第二季度例会日前在北京召开,会议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会议认为,当前我国经济金融运行总体平稳,物价形势基本稳定,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全球经济有所好转,但形势依然错综复杂。
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最新动向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变化,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着力增强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和改善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稳定性、连续性的同时,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更扎实地做好金融风险防范。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更大程度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用好增量盘活存量
就在上周,市场“钱荒”愈演愈烈,20日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紧张态势达到顶点,质押式回购市场上,中短期限资金利率纷纷冲至两位数,创出历史新高。隔夜回购利率盘中被拉至30%的高位,7天回购利率也被抬高至25%位置。资金价格近乎疯狂的上涨已体现出机构对于月末前流动性趋势的恐慌。
20日下午还有传闻中国银行资金违约,对此,中国银行当晚立即辟谣,在其官方网站上刊登一则声明,声明称:中国银行从未发生资金违约事件,6月20日按时完成全部对外支付。
不过,20日尾盘利率大幅回落,隔夜回购利率最终报收13.44%,21日流动性紧张的局面进一步缓和,资金利率也大幅回调,隔夜、7天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分别收报8.70%、9.25%,较20日分别回落305基点、237基点。市场人士认为,21日资金面缓和,不排除央行窗口指导等干预作用的可能。不过,总体来说,上周“钱荒”的时候央行并没有很大动作来释放更多的流动性。
这次市场“钱荒”,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并不是市场真的没有钱了,而是一场资金错配导致的结构性资金紧张。并不是因为缺钱,而是在于大家不敢把资金放出来,造成了钱荒的局面。
从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例会来看,货币政策并没有改变,在“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的指导下,市场人士认为,央行不会大幅放松银根,而是要进行结构调整。不过,央行也表示要加强和改善流动性管理,短期资金紧张的局面也不会持续很久。
本报记者 连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