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革命触发经济机制转型
就世界经济而言,一定技术水平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力决定着国与国之间的分工和各自的分工地位。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技术在全球的扩散,制造业全球生产和分工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世界经济的产业结构在发生变化和转型。当这种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原来建立在一定分工格局之上的世界经济的上层建筑,即世界经济的调控机制和协调机制也要发生变化,这些机制的载体,国际经济组织也需要相应地改革和调整以适应新的力量对比和不同类型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角色的变化。如果我们能够深刻认识到全球范围的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我们对于未来世界经济的转型调整就会全面客观得多。
未来的世界经济转型和调整将是从技术革命到国际分工以及产业结构和世界经济调控协调机制全面的转型调整。资源瓶颈、环境承载瓶颈已经使以物质商品生产为核心的世界经济生产力无法再盲目扩张,在新的科技革命取得突破之前,生产力新的增长动力将更多地转向资源和环境友好的“新型制造业”以及满足人类精神文化需求的“新商品”和服务的生产。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和世界经济调控和协调机制上的重新部署,比如TPP和TIPP等,也都会对未来的世界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世界经济未来发展有何特点
正是这些转型和调整,预示着世界经济未来的发展将具有很多新的特点。
● 第一,世界经济正步入新产业革命的孕育期 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高速增长之后,以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为标志,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增长速度相对缓慢的新技术革命的孕育期。根据卡德拉耶夫长周期的判断,这个下降期可能要到2020-2025年结束,全球正在为2020年前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大发展积蓄能量。下一个周期的科技突破口将主要在于新能源、生命技术的产业化,现在以信息技术广泛运用的技术创新仍然是信息革命的延续,新的产业革命还没有到来。
● 第二,全球国际分工格局正发生重大变化 由于电脑的广泛运用,分工的格局产生重大变化,人的教育水平和人适应新技术能力的差异将在国际分工中扮演重要的作用。全球产业在国际分工细化的影响下,将进一步呈现出在国际空间的转移与外包地特点,继制造业后,服务业梯度转移也将不断强化,国际服务贸易将得到新的发展空间。全球性产业的不断升级换代和国际分工的细化将使原来隶属于生产过程的服务被剥离出来进行专业化的分工和合作,新技术的运用和信息技术进一步高级化和智能化的发展,也将创造出很多新的服务业态和形式。国际分工正在由货物商品生产的分工向服务和知识商品生产的国际分工拓展。
● 第三,世界经济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发展中国家正在全面崛起,新兴经济体将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发展中国家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其经济规模占世界经济比重不断上升,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比重将超过发达国家,这将给世界经济带来深刻变化。金砖国家的地位上升以及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增强,将改变近代以来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世界经济正在向多极化、非极化方向发展,这给中国带来了很多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 第四,世界经济治理的新秩序和新规则制定主导权的竞争将在多个层面展开 以美国为主导的发达国家为了改变在世界经济中相对下降不利的地位,正试图对世界经济的上层建筑进行修改和整改,以便获得新的主导权,协助其从现有的经济增长困境中走出。新兴国家的崛起以及他们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上升,也使得新兴国家试图改变现存的国际经济秩序和规则。规则制定主导权的竞争将在世界经济各个层面展开。
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吸引发达国家成熟技术和资本,利用我们的人力资本优势在制造业的生产环节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实力迅速增长,缩小了与发达国家差距,成为世界经济中举足轻重的新兴大国。但是对于未来世界经济的转型和调整,我们似乎不能简单地只看到这种差距缩小趋势,不能盲目乐观地看待GDP衡量的经济实力的变化。我们应正确认识世界经济转型和新的发展趋势对中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如果不能在这些转型和调整中取得先机和有效的应对策略,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就难以长久保持。因此,加快推进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是我们应对世界经济转型调整的唯一正确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