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人民大学官网首页一改往日严肃风格,挂出一张美女毕业生图片,被网友捧为“人大女神”,由于网站访问量短时间急速上升,直接导致了人大主页无法正常访问。这一下子,大众的情绪被点燃了,舆论的热潮又沸腾了——在这个三观的秀场里,重则痛心疾首大呼人心不古,轻则也是批判浮丽作风,断言为短暂狂欢……高校的宣传重点,一旦偏离了美则美矣然而千篇一律的风景照,以及两鬓斑白、庄严肃穆的名师录,那百年的学术功力就好像在一秒钟里被一张左看右看都符合审美的照片消耗殆尽了。
有些人,基因里有种名叫“捍卫”的情结——捍卫权威、捍卫正统、捍卫“大学精神”,可他们真正知道他们所捍卫的东西是什么吗?大学精神,到底是深锁清秋还是教学相长?到底是碌碌案牍还是求知若渴?到底是苦海无边还是乐在其中?
还有些人,实在太迷恋占据道德制高点的自我优越感。“红颜”,轻而易举地被他们定义为“祸水”:妲己的笑太媚惑是错,褒姒不见笑容也是错,杨玉环天生丽质难自弃,错上加错!中国人不愿说“美”,一说“美”就显得不正经,“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样的大实话,没几个人敢直言不讳。而在“临时工”这个词诞生之前,当找不到什么替罪羊的时候,倒是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美女。
网友戏称,决定招生的两大因素,一是学校宿舍有没有空调;二是官网有没有美女。卫道士怒斥其“舍本求末”。但是,各位前辈啊,当“本”已经越来越好,适当完善一下“末”,又有何不可?
不知道,这“有些人”和“有些人”,他们的青春,是否还在脑海里有所回响?又或者,连青春的记忆,对他们都是太过遥远的事情了吧。双十年华,本来就该飞扬恣意,也本来就该知慕少艾。什么年龄做什么事情,少年老成和一树梨花压海棠相同,都是逆转生物规律的反智之举——暮年是需要以思索来沉淀的,青春却是需要用美好来滋养的。
至今,再打开人大官网,美女照片在,依旧笑春风。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