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们孝亲敬老的所作所为,不仅感动着福利院的老人,同时也影响着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和其他老人的子女。
福利院领导说,他们的工作人员经常议论,“解放军和孤老们非亲非故,都能真心实意地对老人,我们更应该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福利院的其他老人也喜上眉梢:“解放军的行为,让许多子女来探望的次数明显增多。”
相继有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国际饭店、杨浦交警支队等20余家单位,与杨浦区社会福利院签订了敬老协议;杨浦区中心医院、杨浦妇幼保健院、杨浦区图书馆等17家单位与杨浦区社会福利院签订了助养孤老协议;上海越剧院、金盾艺术团等单位与杨浦区社会福利院签订了结亲共建协议。
上海滑稽剧团的编导根据“兵儿女”的事迹创作了“上海说唱”,在上海市民中传扬。滑稽演员计一彪到福利院慰问演出时,当场认养了一个“妈妈”。
过去,学员们每周都要乘坐59路公交车前往杨浦区社会福利院,巴士一汽公司的领导得知情况后,专门向27队学员们送上了“双拥共建乘车卡”。
一位叫瞿惠德的女摄影师,今年已经84岁高龄。十几年前偶然目睹学员们照料孤老的场景,举起相机就拍。未承想,这一拍就是十多年。学员们拿到她送来的照片表示谢意时,她总是认真地说:“应该感谢你们,你们付出的人间挚情大爱,是我这么多年坚持拍摄的动力源泉。”
学员27队这个光荣的集体,被中宣部、解放军总政治部表彰为首届“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今年3月被评为“全军学雷锋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