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游客克劳利夫妇来到纽约曼哈顿中城商业区购物,发愁不知道到哪里购买欧式电源插头,一个美国人听到他们的谈话,主动上前提供帮助,令他们大为感动。然而,在一番寒暄和提供了一些毫无意义的建议后,这个人直截了当向他们索要报酬。尽管这对夫妇感到非常失望,但还是不好意思拒绝。
纽约出售小商品的流动摊很多,但不少商品都没有明码标价。游客考瓦利斯在街边摊买雪糕,付款时才发现小贩“看人下菜”,一支雪糕要价5美元,比其他地方翻了几番。
街头艺人在时报广场招揽生意的方式同样具有迷惑性。他们穿着道具服装,装扮成各种卡通人物或名人,为游客献上热情的拥抱。但这种虚伪的友谊代价不菲,因为有些小贩随后会劝说游客与艺人合影,然后索要高价。
纽约商家最近还发明了一种“旅游税”,以各种名义将钱从游客的信用卡中神秘地划走。澳大利亚游客欧文在曼哈顿一家小店买了4部苹果手机,发现店主竟然多刷了他1000美元。当他拒绝在收据上签字时,店主却声明小店概不退款。
当然,纽约市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对此并非无动于衷。纽约旅游部门在网站、报纸等媒体刊登提示,揭露各种骗局,提醒游客避免上当,发现受骗应立刻拨打电话或登录政府网站投诉。
专家认为,要避免“挨宰”的最好办法,就是让自己看起来不像一名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