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5: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法谭”微信公众账号“防骗360计”一周集锦——~~~
“新民法谭”微信公众账号“防骗360计”一周集锦——~~~
     
2013年08月0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法谭”微信公众账号“防骗360计”一周集锦——
空调用电超量,不付钱就拉闸?
潘高峰 孙云
  本报记者 潘高峰 孙云

  7月26日,本报法治类微信公众账号“新民法谭”推出,其中“防骗360计”专栏,每天刊登一个市民防骗小故事,受到读者欢迎。我们在此刊登一周专栏集锦,希望读者添加我们的微信公众账号,把你遭遇或听说的防骗小故事发给我们,还有机会赢取特别礼物噢。

  【防骗360计①】

  “空调用电超量,不付钱就拉闸!”

  ——酷暑天现出新把戏

  炎炎酷暑,怎能少得了空调?小编最近发现,有骗子利用居民对空调的依赖,编造“用电量超过阶梯电价用电限额、再不缴费即将拉闸限电”谎言,哄骗市民赶紧给骗子付“电费”。

  7月14日晚,松江区佘山镇居民李阿姨来到派出所告诉民警:“刚才有人说自己是供电局的,打电话给我。我怀疑是骗子!”

  事情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是有骗子冒充电力公司员工,打电话给李阿姨吓唬说:“李阿姨,你家最近用电太多了,你知道现在实行阶梯电价的喏,现在你家已经超标欠费了!再不付费,我们今天就要拉电表了哦!”

  正在孵空调的李阿姨吓了一跳:“乖乖,我们家有老有小,只只空调都在转,要是拉了电,可怎么得了!”她赶紧按照对方提示,记下对方提供的银行账号,拍胸脯保证:“我放下电话就去银行转账,千万不要断电啊!”

  对方满意地挂断电话,李阿姨急急忙忙换鞋准备出门。半路上,她突然想到:“听说现在电信诈骗很多,该不会是骗子吧?”来到派出所,她才知道,原来,自己并不是第一个接到这类诈骗电话的。松江警方告诉李阿姨,电力公司不会通过电话或短信方式催款,更不会让市民通过ATM机转账支付电费。

  电信诈骗骗术不断更新,但核心换汤不换药,无非就是以各种理由哄骗市民去ATM机转账。亲们,可要捂紧自己的钱袋子哦!

  【防骗360计②】

  “好声音”中奖?领奖先汇税金!

  ——电讯诈骗套上选秀“外衣”

  《中国好声音》第二季热播,骗子也来搭车。近日,市民唐女士收到一条短信:“尊敬的联通用户您好!您的手机号码已被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栏目组抽取为场外幸运用户。您将获得奖金8.8万元(人民币)以及联想手机赞助的手机一台。”

  唐女士按照短信提供的网址登录,发现的确中奖,于是连忙拨打电话给网站客服确认,工作人员说领奖要先汇2500元税金。唐女士急匆匆去银行汇款,工作人员听说是领奖汇款,连忙提醒小心电信诈骗,唐女士此时才醒悟过来。

  唐女士说,因为特别喜欢这个节目,加上节目正在热播,所以有短信说她中奖一下子很激动,加上骗子把网站做得很逼真,分了好多步,验证码、客服等都看似规范,而且短信还提醒兑奖即将截止,要尽快通过ATM机转账办理税金,一急之下,失去了判断。“奖没领到先付税金?还规定是ATM机?”唐女士事后想来,破绽还是很大,关键是多留个心眼。

  小编了解到,最近选秀节目热播,除了《中国好声音》,电信诈骗团伙喜欢利用的栏目还有《中国梦之声》、《快乐男声》等等,伎俩基本雷同,通过群发短信“乱枪打鸟”广种薄收、然后通过钓鱼网站、虚假客服等或种木马、或忽悠转账。

  天上不会掉馅饼,小骗提醒,这种诈骗方式其实只是“新瓶装旧酒”,与传统的中奖诈骗几杯雷同,都是利用部分市民贪便宜的心理,借助网络、短信、电话、刮刮卡、信件等媒介发送虚假中奖信息,继而以收取手续费、保证金、税费为由,骗取钱财。只要记住一点,要汇款转账,都要留个心眼。

  【防骗360计③】

  电子密码到期?新骗局!

  ——不熟网银软件 它来钻空子

  近日,警方连续接报一种新型诈骗。骗子利用市民对网银软件不熟悉的空子,通过发送所谓升级电子密码网址骗取动态密码,实施转账,将被害人账号中的钱偷偷转走。

  7月19日下午,奉贤警方接到报警,市民俞先生收到一条短信:“您的电子密码器将于次日到期。请及时登入我行手机网站wap.icbcsm.com进行安全升级保护。”俞先生用手机登录该网址,按照网站提示输入了工行电子密码器上的动态密码,系统提示“升级成功”,稍后报警人接到短信提示,工商银行账户内的78866元人民币被转走,登录网上银行,只能查询到“网银转出”,无法得知对方账号。同一天下午,市民宋先生也遭遇同样骗局,被骗11671元。

  小编了解到,工行虽然有用于网银的电子密码器,但该密码器是五年自动失效的,客户只需去银行更换新的密码器,并不存在登录网站更新这一方法。

  小编提醒市民,电信诈骗万变不离其宗,瞄准的都是市民的银行账户,因此涉及与账户相关的密码、账号等一定要谨慎。不要轻易尝试使用自己不熟悉的银行业务,也不要轻信陌生短信发来的与账号、密码等相关的服务,更不要在陌生网站上输入自己的账号和密码,以防被钓鱼网站骗取账号和密码,有疑问最好亲自打电话或到银行向工作人员求证。

  【防骗360计④】

  邮包有毒品、信用卡透支……

  ——电信诈骗打起“组合拳”

  以往以“邮包藏毒”、“信用卡欠费”等方式单独出现的诈骗伎俩,如今被骗子统统搬了出来,打起了电信诈骗“组合拳”。幸亏市民李先生曾收到过防范提示,在民警的耐心分析下,一万元血汗钱没有汇出。

  今年7月2日下午,家住青浦的市民李先生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自称邮局工作人员的男子在电话中称,在李先生的邮包内发现毒品。不仅如此,对方还称李先生办的一张信用卡透支了6万余元。

  电话中的男子主动提供公安局电话让其咨询,李先生拨通了这个所谓的公安局的电话号码,自称民警的男子告知其身份信息泄露,要求李先生立即在对方指定的账号内存入一万元保证金,否则将采取法律手段。李先生信以为真。在赶往银行途中时,正好经过重固派出所。想到此前民警曾做过宣传,李先生决定先到派出所咨询一下。民警听了李先生的描述后,断定这是一起典型的电信诈骗案。

  小编提醒,电信诈骗花样再多,只要市民谨慎汇款,遇事与家人、朋友多商量,或向民警咨询,便可大大降低被骗概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特别报道
   第A03版:特别报道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特别报道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社会与法
   第A25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6版:海上拍案/社会与法
   第A27版:社会与法/东方大律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世经经纬
   第B04版:股市大势/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证券指南
   第B06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公司探营/创业钱途
   第B08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五百强巡礼
   第B12版:聪明消费/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升值空间·彩票世界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城里城外
   第B16版:网上网下/陆家嘴金融城
   第B17版:家庭周刊
   第B18版:女性世界/家庭周刊
   第B19版:首届上海荷花展特刊
   第B20版:上海人家/家庭周刊
   第B21版:现代家居
   第B22版:实用谋划/现代家居
   第B23版:家装之窗
   第B24版:家装专版
   第B25版:好吃周刊
   第B26版:酒旗茶垆/好吃周刊
   第B2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28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29版:好吃周刊/优游食林
   第B30版:品质嘉定 美丽新城
   第B31版:品质嘉定 美丽新城
   第B32版:地产资讯
家人一起“上课”戒“白魔”
空调用电超量,不付钱就拉闸?
新民晚报社会与法/时事热议A25空调用电超量,不付钱就拉闸? 2013-08-02 2 2013年08月0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