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亮认为,新兴产业的长期投资逻辑没有出现变化,社会转型是一个长期过程,能够适应这一转型过程的行业才会有中长期的投资价值。在孟亮的定义里,新兴产业是符合社会转型方向,具有市场化需求空间的行业,行业内的公司应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和较好的竞争格局。“我比较偏好盈利往上走的公司,选择成长股,也均是以这些公司未来有明显爆发式增长为前提。”孟亮举例,2003年至2004年,电力股表现非常好,原因是电力紧张;2005年高速公路、2006年至2007年工程机械的股价上涨,其背后的逻辑均是这些公司体现出爆发式增长趋势。同样的,2013年表现突出的节能环保、科技股中的企业,也是因为其成长性。
作为管理学博士,已有8年从业经历的孟亮,有着自己的选股标准:(1)行业需求情况;(2)行业竞争壁垒;(3)盈利增速与盈利质量;(4)投资者关系;(5)估值水平。“如果以上五大标准如果都能满足,那么将会是一个完美的公司”,孟亮表示,这五大标准就是从五个维度来判断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如抽丝剥茧般将投资标的展现在自己的眼前,剩下要做的就是多看多调研,这是选股最简单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当然,孟亮也坦言,在投资实践中完美的投资标的并不存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放开某些标准。
孟亮表示,好的成长股需要时间来灌溉,因此要坚定持有。事实也正如此。以大华股份为例,自2012年一季度跻身国投瑞银新兴产业基金前十大重仓股,至2013年二季度末,该第一大重仓股便是大华股份。而据Wind统计,自2012年一季度末至2013年7月23日,大华股份的股价狂飙278.28%,同期上证综指下跌超过9.67%。 萧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