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5:好吃周刊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8月0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家果”(下)
西坡
  文/西坡

  李白《梁园吟》中是这样写杨梅的:“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此话让人好生奇怪。别人写杨梅,不是“红实缀青枝,烂漫照前坞”(宋·郭祥正)、“仿佛芙蓉箭镞形,涩如鹤顶红如火”(宋·张兹有)、“筠笼带雨摘初残,粟粟生寒鹤顶殷”(南宋·方岳)、“来鹤鹤顶红犹湿,剜破龙睛血未干”(明·徐阶),就是“味胜河溯葡萄重,色比泸南荔枝深”(宋·平可正)、“未爱满盘堆火齐,先惊探颌得骊珠”(宋·陆游)……千篇一律,非一“红”字不足以传神写照,为什么李白非要给杨梅穿件“白衣裳”?难不成因为李白名白,让杨梅也随了他? 

  李白没说错,杨梅确有白的品种,叫“白杨梅”。《本草纲目》:“杨梅有红、白、紫三种,红胜于白,紫胜于红,颗大而核细,盐藏、蜜渍、糖收皆佳。”白杨梅是杨梅家族中的稀有品种,相当于老虎当中的白老虎。所谓白杨梅的“白”,乳白的算,粉红的也算,看上去像颗超大的白巧克力麦丽素。 

  据说二千多年前,越国大夫范蠡带着西施来到牟山湖旁湖西岙隐居。初来乍到,他们来不及开垦种植,只得上山采摘野果充饥。此时漫山遍野都是杨梅,只是它们都很酸涩。西施吃得心口又痛了起来。范蠡见了心急如焚,发疯似的摇着一颗颗果树,以致满手是血。西施看到范蠡手上的鲜血往下滴,心疼得失声痛哭,泪流满面。被范蠡的血珠滴过的杨梅变成了红杨梅,而被西施的泪珠滴过的杨梅变成了白杨梅。最后,按照时髦的说法,经过血和泪的浇灌,杨梅们都变甜了…… 

  白杨梅曾经是贡品。其实,白杨梅并没有红杨梅、紫杨梅好吃,也许是稀少的缘故吧。物以稀为贵,而贵者,未必是“好”的代名词。 

  杨梅在南方广为种植,分布于浙江、江苏、福建、湖南、广东、贵州等各省;其品种繁多,荸荠种、晚稻杨梅、东魁大杨、丁岙梅、大粒紫等十几个;著名产地有,靖州、温州、东魁、仙居、余姚等。苏东坡说过:“闽广荔枝,西凉葡萄,未若吴越杨梅。”我们对于苏东坡的话,有时不可全部当真,此公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吃到什么说什么好,而且专拣当地人喜欢听的话说,如“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之类,对照他对杨梅的评价,让人没了方向。这且不去管他,明代王象晋在《群芳谱》里也说:“杨梅,会稽产者为天下冠。”可以和苏言互证。民国有名的女作家苏青说:“慈溪的杨梅又浓紫又坚实又大,颗颗像带刺般,孩子们口角流出紫罗兰般颜色的汁。杨梅红自有其独立的性质,他是鲜美的,比起杜鹃花的娇红来显得略为郑重……”(《夏天的吃》)也是力挺浙东杨梅的。 

  杨梅是水果,首先自然是要把它当水果来吃。它的另一个功能——做杨梅烧酒,是江南人耳熟能详的。我小时候,遇到吃杨梅的季节,总会听到周围有人吵吵嚷嚷要做杨梅酒。 

  杨梅洗净,放入一个大口瓶,再加一二斤烧酒,瓶口垫一张纸,把瓶口旋紧,放上一年或几年。印象当中家里的杨梅酒用途极为单一——治腹泻。有一次我在亲戚家突然肚子痛了起来,满头大汗。亲戚连忙拿出窖藏的一大瓶杨梅烧酒。正当我要喝的时候,亲戚随口说了一句:“这瓶杨梅烧酒放了十几年了,终于派上了用场!”我一听,就说:“肚子不痛了,不用喝了。”腹诽道:“这种古董酒谁敢喝?” 

  浸过杨梅的酒,味道淡了,真正的精华都在杨梅里头。前几天我还听一位朋友说起杨梅浸的酒如何如何好吃,就在心里反驳他:你算喝过好酒吗? 

  不过,在水果当中,能酿酒的不少,用来泡酒的,则极为罕见。杨梅是个异数。 

  近年来,有一种瓶装的杨梅汁成为宴会上的名角儿。说它的美味征服了食客,有点过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人们害怕“酒驾”。杨梅汁很像红酒,又比碳酸饮料有益身体,可以替代酒品,所以被热捧了。 

  冰糖杨梅是一种著名蜜饯,我很喜欢吃。思来想去,杨梅做成蜜饯的恐怕也只有它了。可是在古代,作为零食的杨梅另有一功:药果。《金瓶梅》第六十七回“西门庆书房赏雪李瓶儿梦诉幽情”:西门庆与温秀才、应伯爵在书房内饮酒赏雪,“只见来安儿后边拿了几碟果食,内有一碟酥油泡螺,又一碟黑黑的团儿,用桔叶裹着。伯爵拈将起来,闻着喷鼻香,吃到口犹如饴蜜,细甜美味,不知甚物。西门庆道:‘你猜?’伯爵道:‘莫非是糖肥皂?’西门庆笑道:‘糖肥皂那有这等好吃。’伯爵道:‘待要说是梅酥丸,里面又有核儿。’西门庆道:‘狗才过来,我说与你罢,你做梦也梦不着。是昨日小价杭州船上捎来,名唤做衣梅。都是各样药料和蜜炼制过,滚在杨梅上,外用薄荷、桔叶包裹,才有这般美味。每日清晨噙一枚在口内,生津补肺,去恶味,煞痰火,解酒克食,比梅酥丸更妙。’”所谓“衣梅”,明白无误,系杨梅做成。 

  这么好的东西,现在怎么没有了呢?如果有,“衣梅”这个名字太晦涩了,不妨换一个,就叫“金瓶梅”吧。不过,有人也许要反对,因为杨梅与“金瓶梅”一挂钩,会让人联想到“杨梅疮”(即梅毒也),感觉一定很差。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特别报道
   第A03版:特别报道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特别报道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社会与法
   第A25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6版:海上拍案/社会与法
   第A27版:社会与法/东方大律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世经经纬
   第B04版:股市大势/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证券指南
   第B06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公司探营/创业钱途
   第B08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五百强巡礼
   第B12版:聪明消费/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升值空间·彩票世界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城里城外
   第B16版:网上网下/陆家嘴金融城
   第B17版:家庭周刊
   第B18版:女性世界/家庭周刊
   第B19版:首届上海荷花展特刊
   第B20版:上海人家/家庭周刊
   第B21版:现代家居
   第B22版:实用谋划/现代家居
   第B23版:家装之窗
   第B24版:家装专版
   第B25版:好吃周刊
   第B26版:酒旗茶垆/好吃周刊
   第B2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28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29版:好吃周刊/优游食林
   第B30版:品质嘉定 美丽新城
   第B31版:品质嘉定 美丽新城
   第B32版:地产资讯
导读
“杨家果”(下)
干贝冬瓜球
好吃周刊
新民晚报好吃周刊B25“杨家果”(下) 2013-08-02 2 2013年08月0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