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乡是在“钱塘江尽桐庐县,水碧青山画不如”风景秀丽的富春江畔。村头槐树湾的黑龙潭一带芦苇茂密,古槐成阴。黑茸茸的深水潭里,野生甲鱼最多,大如蒲扇的花背甲鱼最喜欢躲藏在水里的树根下。儿时我就喜欢跟着三哥到黑龙潭钓野生甲鱼。
三哥对野生甲鱼孳生繁衍的情况了如指掌。每当秋季,他就在河湾黑龙潭的古槐树上,用茅草和竹子塔起一个钓甲鱼的窝棚。今年回乡探亲,我又跟三哥来到黑龙潭,两人坐在钓甲鱼的窝棚里,正碰一个好天气,富春江两岸满山深深浅浅的红叶,人就像在画图之中。我们全神贯注注视着窝棚下晕糊糊的水潭,那心情又仿佛回到儿时钓甲鱼的欢快情景。
三哥把一块新鲜猪肝绑在一根细竹梢上,作为诱饵,然后拿着竹竿,轻轻在水面挥动。甲鱼嗅到猪肝的腥味,就“咕嘟”两声,在冒水泡的地方,渐渐浮起了花影,嗬!是面盆一般大的花背甲鱼,我按捺不住心里的激动,猛站起来,只见花背甲鱼“扑通” 一声,又潜入水底,转眼已杳无影踪,三哥笑着说:“甲鱼可精灵哩,刚才你一站,把身影投在水面上,甲鱼就吓跑了。”三哥又笑笑说:“甲鱼可嘴馋哩!它不会死心,过一歇会回来的”。
果然,深水里又冒出几个大水泡。这次我连大气也不敢出。三哥又轻轻挥动竹梢上的诱饵。我们从窝棚的小洞眼注视着水面,见花背甲鱼已浮出水面,伸长着个小脑袋,好像在观察四周动静。猛地咬住猪肝, 就闭上眼睛浮在水面一动不动, 那副悠然自得的神态, 实在令人忍俊不禁。三哥急忙从洞眼里伸出锋利无比的铁钩, 伸到它的裙皮沿边, 然后猛地迅捷有力地往上一提, 钩住花背甲鱼的边沿, 然后用网兜一接,一只三斤多重的花背甲鱼便捉上来了。传说黑龙潭地气好,适宜甲鱼生长,因此每年秋季整条江的甲鱼都喜欢到黑龙潭来聚住。三哥吿诉我,这两年野生甲鱼成了宴席上的珍品和保健营养珍品,身价一高,钓野生甲鱼的人也多了,有的已成了专业户。我一看,果然,沿着黑龙潭方圆几十里地的古槐树上,钓甲鱼的窝棚就像密林里的鸟巢一样,一串串都连起来了。
到红日西沉,天边的晚霞散了,我们竹篓里已钓到三只,收获不小,带回家里,三哥还用山泉养着,每天喂猪肝,说是野生的甲鱼不同于人工养殖的,营养价值高,要我带回上海与家人共享,我十分感激三哥这份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