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笔者在晚报发表了一篇有关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文章后,打电话或者到门诊前来咨询、就诊的患者非常多,下面就大家比较关心的几个问题做进一步说明。
1.PBC是什么病?PBC是一种原因迄今不明的自身免疫性肝病,主要累及中年或老年妇女,其病理学变化特征为肝小叶间和间隔小胆管损伤和慢性非化脓性炎症,导致胆流排泄障碍,出现肝内淤胆的临床和生化改变。PBC在国内其实并非罕见,只是原来没有足够重视。
2.我是肝硬化吗?大多数患者第一次就诊时,都会急切地想知道自己是不是肝硬化?其实,这种疾病的病名叫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但是并不是说确诊时已经是肝硬化了。由于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好多人都是在例行体检中发现生化异常:AKP、γ-GT升高,伴有或不伴有ALT、AST的升高,从而进一步确诊为本病;或者因为出现临床症状,如皮肤瘙痒、干燥,小便发黄、乏力、关节酸痛等发现本病,此时B超检查肝脏回声增强、增粗;或者未见明显异常。这说明是在疾病的早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非常重要,可以明显延缓病程的进展,10年、20年或者更长时间有人可能才会发展到肝硬化。所以,定期体检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中老年人群。
3.需要怎样的治疗?有的患者一来就要求中药治疗,其实,如果已经确诊PBC的话,熊去氧胆酸必须要吃,这是目前对这种病唯一有确效的药。同时结合中药治疗会更好地缓解症状、减缓病情的发展。中药治疗因人而异,随症加减。临床上辨证分型以肝郁脾虚、湿热内润、气滞血淤、肝肾两虚为主,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右侧或者两侧胁肋部胀满、隐痛不适,腹胀,口干、口苦、口中黏腻不爽、乏力、皮肤干燥瘙痒、腰酸腿软、睡眠不好、情绪易激动等等,常用的中药有:柴胡、郁金、八月札、香附、川楝子、茯苓、薏苡仁、石斛、白芍、夏枯草、合欢花等。
4.是不是需要吃补药?好多人的潜意识中认为生病就要补一补身体,其实不然,并不是任何疾病都需要补,有人吃完补药以后反而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口腔溃疡、出鼻血、大便干、腹胀等。如果想用一些补药,最好咨询一下医生,通过舌苔、脉象综合评估一下是否适合补。就现在的生活水平来讲,我个人认为只要正常饮食、生活规律、不要熬夜、坚持适度锻炼身体就足够了,不要依靠药物、保健品去提高体质,有了什么问题及时和医生沟通。还有,我总是提醒患者,定期体检,及时发现问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任何疾病都非常重要。(作者为上海市中医院石门路肝科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