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演竞赛”愈演愈烈
今年以来,北约已在14个成员国境内举行了17场军事演习,其中大部分毗邻俄边境,“坚定爵士”是今年的最后一次。在为期一周的演习中,来自20多个北约成员国的6000名军人参加演习,出动15艘军舰和潜艇、57架军机、350辆装甲车等大量装备。演习设想某国侵略爱沙尼亚,占领该国部分领土,北约向冲突地区派出快速反应部队。虽然北约没有具体指明针对哪个国家,但分析人士认为,要确定假想敌并非难事,因为没有参加演习的邻国只有俄罗斯和白俄罗斯。
有军事专家指出,俄罗斯和北约近年来的军事演习都互有针对性。今年10月,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及部分独联体国家就曾举行代号“西方-2013”的联合战略演习,其演习构想是对抗“试图在白俄罗斯制造社会政治动荡的外部敌对势力”。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说:“前些年出现的所有冲突都是按照这种模式发生的。目前某些外部势力一直试图引发白俄罗斯社会和政治局势动荡,就像他们在许多已发生国内冲突的国家做的那样。而白俄罗斯军队将在俄罗斯武装力量的帮助下对敌对势力实施打击。因此,‘西方-2013’演习十分接近实战。”
虽然“军演竞赛”愈演愈烈,但一些西方学者却认为北约和俄罗斯都会保持战略克制,双方的“军演竞赛”只是互相“吼几嗓子”。
给莫斯科“打麻药”
安诺斯·福格·拉斯穆森生于1953年1月,1978年毕业于奥胡斯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85年至1998年,他先后担任丹麦政府税务大臣和经济大臣。1998年,他当选丹麦自由党主席。2001年11月至2009年4月7日,拉斯穆森任丹麦首相。2009年8月3日,拉斯穆森正式担任北约秘书长,任期四年。2012年10月3日,北约理事会决定将其任期延长至2014年7月底。
有分析人士指出,拉斯穆森之所以被选定为北约秘书长,就是因为他擅长与他国首脑交流,这可能意味着他或许能解决一些前任们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维持北约与俄罗斯的合作关系,引领北约打赢阿富汗战争,并为北约部队撤出阿富汗铺平道路。上任四年多来,拉斯穆森总能及时扮演“和事佬”,出面调和北约与俄罗斯的矛盾。
近年来,北约与俄罗斯的关系总体比较缓和,但在军事安全领域,双方的不信任还是极为明显。2012年底,美国一支空军分队进驻波兰。今年10月,北约设在罗马尼亚的反导基地正式开工建设。这些行动显示,美国和北约正不断加强在东欧和黑海地区的军事存在,这无疑会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空间。为了抑制俄罗斯的“战略之痛”,拉斯穆森多次赴莫斯科“打麻药”。他高调宣称“北约和俄罗斯只能是伙伴关系”。可惜的是,这种“伙伴关系”往往只存在于言谈和觥筹交错之间。
“救火队长”到处奔走
除了对俄关系,忙碌的拉斯穆森还得为北约军队撤离阿富汗“善后”。据报道,担任北约秘书长后,拉斯穆森不断穿梭游说,核心对象就是阿富汗问题的两大关键——美国和阿富汗卡尔扎伊政府。
2009年,奥巴马上台后,美国与阿富汗政府之间矛盾显现。美国官员公开批评卡尔扎伊贪污腐败、领导不力。卡尔扎伊则在多个场合批评美国“破坏”选举。2010年6月,美军计划对塔利班势力最强的坎大哈省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但在开战前,卡尔扎伊突访白宫,要求美国承诺撤军后继续长期支持阿富汗政府。这一要求遭到美方拒绝。卡尔扎伊回国后就公开表示对美军进攻坎大哈持审慎态度。2011年12月,美方将塔利班领导人奥马尔的名字从“首要通缉”名单上去除,卡尔扎伊大为光火。2012年3月美军士兵枪杀阿富汗平民被曝光,卡尔扎伊称对美国已“忍无可忍”。2013年2月,卡尔扎伊下令所有美国特种部队离开该国东部……
每当美阿关系面临崩溃,拉斯穆森就会穿梭于喀布尔与华盛顿。他一方面向卡尔扎伊提出“军事手段加上国际社会的长期承诺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另一方面又盛赞美国是反恐核心。有北约高官调侃说:“每次奥巴马与卡尔扎伊即将开火,就能看到‘丹麦救火队长’出场。”
“调和主义”难有成就
专家指出,随着冷战结束和北约扩张,北约各成员国间的分歧和利益纷争越来越难以调和,拉斯穆森已无法使北约真正步调一致地运行。同时,受制于美国的安全考虑,拉斯穆森所期望的与俄罗斯友好相处,乃至“顺滑”地解决阿富汗问题,都变得无可奈何。
近年来,美国积极发展欧洲反导系统及高精度打击武器,让俄罗斯国家安全面临的威胁不断增加。为应对这种威胁,俄罗斯自然要加快强军步伐,双方形成“战略对冲”态势。在此局面下,北约无法向莫斯科证明自己的和平主张,从而葬送了拉斯穆森的“调和主义”路线。
至于阿富汗问题,拉斯穆森也没有多少回旋空间。尽管他数次将奥巴马与卡尔扎伊拉回谈判桌前,但有分析人士指出,在如何对待塔利班的问题上,奥巴马与卡尔扎伊有严重分歧。卡尔扎伊担心塔利班最终会挑战其政权合法性。而美国为了甩掉阿富汗的“烂摊子”,有可能通过安抚塔利班来为自己的战略利益服务。面对如此南辕北辙的合作伙伴,哪怕拉斯穆森的斡旋能力再强,恐怕也是无解之局。 雷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