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现在生产灭鼠药要求具备一个特点:让药性在老鼠吃后几天再发作,原因是人们发现老鼠间会互通情报,当一只老鼠吃了坏的食物或有毒的食物,会向其他老鼠发出警告。
大自然中,无论是陆上、空中还是水里,许多动物在生存斗争中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保护机制。这一机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发送信息,向同类求救,或使同类免受“牺牲”,或者是让大家联合起来对付敌人。
海豚经常生活在大集体中,成年海豚或小海豚都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尖细的声音、咯吱声、颤音、嘎嘎声……用这些声音来制定狩猎计划。海豚的最大敌人是鲨鱼,如果有一条鲨鱼正在威胁一头小海豚,就会有两头成年海豚离开群体,吸引鲨鱼的注意力,一旦鲨鱼上当,这时其他海豚将鲨鱼包围起来,齐心协力奋歼鲨鱼。在和敌人作战过程中万一有一头海豚受重伤,因而身体不断下沉,同伴们会全力相帮,将它托出水面,让它能继续呼吸。
有一种名叫黑尾草原犬鼠的动物,外貌又像松鼠又像狗,它们往往以大家庭的方式生活,一个家庭最多会有上百只犬鼠,它们有着严格的生活秩序和报警系统。每一个家庭居住在自己挖的“地下城”里,地洞无规则地分布在好几层,每一个洞穴之间都有通道相连,但也有的是封闭式的(死胡同)。一个家庭里的通道总长可达300米,整个地下城相当于一个网络系统。入口是一个隐蔽的竖通道,深达好几米。为防止下大雨时雨水流入地下城,犬鼠们在入口周围筑起高达60厘米的土堤。机灵的犬鼠们把土堤作为瞭望塔,平时一直有家庭成员在堤上放哨,看到有敌人接近,便竖起身子仰天发出类似犬吠的警报声,这一声音会一站一站地传下去,直至最后一个地洞。
大自然赋予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往往是非常切合实际的,当一只金鸫发现敌人了,它会发出高频的尖细啼啭,只有同类能理解,其他鸟类或敌人无法知道声音的来源,因此不会暴露发警报的金鸫。
而羚羊更有意思,当它们发现危险时,便一个劲儿跳舞,可以往空中跳起好几米,同时伸直四肢,突起背部,往往把敌人弄得莫名其妙,直到最后时刻才凭借自己的速度逃走。
除了自救,动物世界中的跨种合作也是至关生死存亡的战略手段。珊瑚虫是终生水螅型腔肠动物,在海底,遇到其他物种进攻时,它们是无法逃跑的,然而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它们发展了一种防御方法。有一种石珊瑚,只要和一种有毒的绿藻接触,就会受其所含毒素影响,在二三天内死亡。为了避免这一点,石珊瑚便向生活在珊瑚礁的鱼类发出求救信号:往海水中射出一种芳香物质,其中有一种鱼迅速赶来,能在15分钟内将有毒绿藻吃光。
动物,由于它们的进化远远不及人类,所以除了本身拥有的一二种“杀手锏”外,有时不得不借助于其他物种的帮助(实际上是它们之间是互助)。所以,某些鱼类被允许居住在珊瑚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