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新民环球/博览·人物
     
本版列表新闻
“近距离”确定客户 一对一提供服务~~~
“近距离”确定客户 一对一提供服务~~~
     
2014年01月2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近距离”确定客户 一对一提供服务
“老派”银行经营权在分行
唐昀
■ 瑞典商业银行大楼  本版图片GJ
  瑞典商业银行连续5年被评为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最高的银行,它的管理模式看似守旧古板实则相当“摩登”:没有客服中心,不打广告,分行经理权力巨大,员工常年不领奖金……

  瑞典商业银行英国区首席执行官安德斯·博温说:“不管怎样,客户喜欢我们。这是一种简单哲学,行之有效。”

  “古旧”做派

  当被问及银行财务状况,比如个人贷款和企业贷款比例时,瑞典商业银行英国区首席执行官博温显得有些茫然:“我对此并不十分感兴趣,如果你问我明年会有怎样的业绩,我全然不知。”

  乍一看,博温采用的似乎是完全放任的管理。但作为瑞典第二大银行,瑞典商业银行绝不那么简单。

  在最新一轮金融危机中,许多大银行因为盲目开展高风险的抵押债券投资而臭名昭著。瑞典商业银行却洁身自好,始终专注于本地分行业务,秉承顾客为本的服务精神,资产负债表从未让监管部门担忧过。这种“古旧”做派,让人以为回到了圆顶硬礼帽时代。

  分散管理

  其实,瑞典商业银行遵循的是非常现代的管理哲学。2013年前9个月,瑞典商业银行已实现全球税后利润10亿英镑,博温将业绩归功于两大信念:客户服务和本地主义。

  博温介绍,瑞典商业银行执行分散式管理,即分行经理握有审批贷款大权,行长不干涉具体业务,总行只充当“支持中心”角色。

  瑞典商业银行把自己的管理模式形象地称为“教堂塔原则”:分行经理可以爬到教堂顶端鸟瞰整座城市,对每个角落了如指掌。因为分行经理是最了解辖区内客户资讯的人,能够作出最恰当的决定。

  按这一原则,与某客户距离最近的分行将承担对该客户的所有权利和责任。即使是与大型跨国公司建立业务往来,最终决策权也由距离该公司最近的分行经理行使。

  “我们不会指示分行经理如何做,也不会下达任何目标或预算。”博温说,“与其他机构专注于业务量增长不同,我们没有任何业务量要求,也没有利润指标和时间表。”

  “亲密”客服

  分散式管理的结果是分行经理为客户提供一对一“亲密”服务。瑞典商业银行网站上醒目地写着:“我们的目标就是客户的满意。”

  瑞典商业银行不设客服电话,但每个客户手上都有分行经理电话。它也不打广告,宁愿省下钱用于股东回报。它的客户群是律师、企业家、金融顾问等成功人士,通过口口相传形成独特的“银行俱乐部”。

  博温如此解释这种独特的客服关系:“要对得起银行的名声,就必须信任我们的客户。在与潜在客户合作之前,我们会和他们进行几次沟通,一旦成为客户后,我们希望终身为他们打理财务。”

  长远激励

  瑞典商业银行坚守传统本分,从不推销花哨的金融产品,老老实实地通过利润来开辟新分行。博温承认,这些做法看上去有些古板,但有利于银行健康长远发展。

  长远性是瑞典商业银行的另一重要信条。银行设立了奖励基金,当盈利状况超过业内平均水平时,利润的三分之一将回馈员工,无论首席执行官还是普通出纳都拿等额奖金。不过,这份回馈只有退休时才能领到,此前可用于投资银行股票。

  博温本人在瑞典商业银行工作了28年,这是他大学毕业后申请到的第一份工作,从最底层做起,直到今天做到英国业务主管。

  据他介绍,这份回馈积累到退休时会变得非常丰厚。在他管辖下的英国各分行,一些老员工退休时领到了140万英镑。    唐昀

  相关链接

  瑞典商业银行改革

  瑞典商业银行并非从成立之初就采用分散式管理。直至1970年,它仍和其他银行一样,采用金字塔式的中央集权管理模式,所有决策由总部作出,然后下达到分行执行。

  当时这家已有百年历史的老银行一心想成为瑞典最大银行,不断扩大投资,结果导致成本失控,陷入巨大麻烦,管理层集体辞职。经济学家瓦尔德临危受命,大刀阔斧改革。

  瓦尔德认为,增长不是重点,盈利才是目的。他摒弃前任的诸多目标,简化成一条:实现超越业内平均水平的股权回报。

  他认为,中央集权式管理延长了一线员工的反应速度,阻碍了他们的创造力,而他们才是最了解市场的人。于是,他将权力下放给分行经理,开始实施分散式管理。

  从此,瑞典商业银行步入了新时代。几十年来,银行股权回报始终高于业内平均水平,并安然度过1992年和2008年两次金融危机。在1992年危机中,它是瑞典唯一一家没有向国家求助的大型银行。

  2012年,瑞典商业银行在商业杂志《彭博市场》“全球最佳银行”评比中位居第十名。

  英国一项独立调查显示,瑞典商业银行连续5年被评为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最高的银行,评分遥遥领先于著名的巴克莱银行、汇丰银行和苏格兰皇家银行。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两会·要闻
   第A03版:上海两会·声音
   第A04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5版:上海两会·话题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民生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法治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阅读/连载
   第A27版:专版
   第A28版:专版
   第A29版:地产资讯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地产资讯
   第A32版:地产资讯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环球
   第B06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7版:新民环球/博览·人物
   第B08版:社会/新民环球
“老派”银行经营权在分行
门萨-施拉姆:反纳粹女斗士
新民晚报新民环球/博览·人物B07“老派”银行经营权在分行 2014-01-23 2 2014年01月23日 星期四